离开那片被绝望笼罩的破败村落,走向张家坞堡的路上,气氛愈发凝重。脚下的路明显变得不同,虽然依旧是土路,却平整了许多,显然是经常有人修缮维护。路两旁甚至能看到一些尚未完全荒废的田地,虽然作物长得稀疏拉拉,但至少证明这里还有余力进行耕种,与身后那片赤地千里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越靠近那座坞堡,这种对比就越发强烈。空气中那股腐朽和死亡的气息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闷的、戒备森严的肃杀感。
张家坞堡坐落在一个微微隆起的小丘上,占据了地利。它并非县城那般高大的城墙,但在这乡野之地,已堪称一座坚固的堡垒。堡墙是用夯土混合着碎石垒砌而成,高约两丈有余,墙上设有女墙和垛口,虽然简陋,却足以让防守者躲避箭矢并向下攻击。墙根处甚至还挖了一道浅壕,引入了附近的溪水,形成了一道不算宽阔却足以阻碍步兵的护墙河。一座厚重的包铁木制吊桥此刻高高悬起,隔绝了内外。
墙头上,隐约可见人影晃动,那是手持弓弩或长矛的家丁在巡逻警戒。他们的装备比起默夫这些正牌起义军士兵,似乎并不逊色,甚至精气神还要更足一些,眼神锐利,透着一种看家护院的狠厉和对陌生来客的高度警惕。
“好家伙…”狗子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声音里带着惊叹和忌惮,“这他娘的比咱们陈县一些地方的守备还严实…”
瘦猴更是吓得腿肚子发软,哆哆嗦嗦地问:“默…默夫哥,咱…咱真要过去?他们…他们不会放箭吧?”
大牛紧握着手中的长戟,黝黑的脸上肌肉紧绷,低声道:“这张家…是块硬骨头。”
默夫的心也提了起来。他原以为只是个囤积居奇的大地主,没想到竟是这般拥兵自守的土霸王格局。这阵势,分明是乱世中标准的地方豪强做派,谁的实力强就暂时依附谁,实则关起门来自己做主,保存实力。
他停下脚步,示意队伍在原地等待,自己则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来到护墙河边,仰头朝着堡墙上喊道:“墙上的人听着!我等乃张楚王麾下,刘将军部曲!奉命前来征调军粮!请主事之人出来答话!”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墙头上沉默了片刻,随后一个穿着皮甲、头目模样的家探出头来,目光冰冷地扫视着他们这四人小队,尤其是在他们破旧的军服和武器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似乎撇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张楚王?刘将军?”那头目的声音粗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可有凭证文书?”
默夫从怀中取出那卷竹简,高高举起:“征粮军令在此!”
那头目眯着眼看了看,却并未下令放下吊桥,反而道:“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打着各路旗号好汉多的是。谁知你们是真是假?在此等着,我去禀报少主!”
说完,他便缩回头去,不再理会。
默夫举着竹简的手缓缓放下,心知对方这是故意刁难和下马威。所谓的“查验凭证”,不过是托词,真正的意图是晾着他们,显示张家的底气和傲慢。
时间一点点过去。阴沉的天空下,冷风吹过,带着寒意。默夫四人站在原地,如同被审视的囚犯。墙头上那些家丁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们身上,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戒备和敌意。瘦猴冻得瑟瑟发抖,不住地跺脚。狗子则眼神阴鸷地打量着坞堡的防御,似乎在评估着什么,但很快又泄气地垂下目光,显然知道凭他们四人绝无可能强攻。
大牛沉默地站着,像一尊石雕,但紧握武器的手背青筋暴起。
默夫心中念头急转。这张家的态度,已然说明了太多问题。他们并不怎么畏惧所谓的“张楚王”权威,甚至可能对起义军内部的门道有所了解。那个“少主”,恐怕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足足等了近半个时辰,就在瘦猴几乎要冻僵的时候,堡墙上终于又有了动静。
吊桥并未放下,但墙头出现了新的身影。一个穿着锦袍、外罩裘皮坎肩的年轻人在家丁的簇拥下出现在垛口后。他年纪约莫二十出头,面色白皙,手指修长,看得出没受过什么苦,但眼神里却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精明和倨傲。他居高临下地打量着默夫四人,如同在看几只误入自家后院的野狗。
“就是你们?要征粮?”年轻人开口了,声音带着一股懒洋洋的腔调,正是之前那头目口中的“少主”。
“正是。”默夫压下心中的不快,再次举起竹简,“奉刘将军军令,按此额度,征调军粮,以资军用,讨伐暴秦!还请张少主行个方便,打开堡门,清点交割。”
那张少主甚至懒得看那竹简一眼,只是嗤笑一声:“军令?刘将军?好大的名头。不过,这位军爷,你们怕是来晚了一步。”
他摊了摊手,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前些时日,已有好几拨‘王师’来过啦。又是陈王的税吏,又是哪位将军的征粮官,哦,好像还有自称是吴王麾下的…我这小小的张家坞,就是有座粮山,也早就被搬空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