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急匆匆的来到吕布跟前禀告道:
“主公!属下来迟,罪干万死!”
吕布脸上面无表情,轻叹一口气:
“此战我之过也,元镇你及时来援当记一大功。”
“文远他们是否与你汇合?”
“禀主公,文远将军一行人已然与属下汇合,现在正在城外扎营休整。”
“将人召集一下,在大营集合,我随后就来。”
“是!属下告退。”
吕布目送着高顺离开,再次看向赤兔。
“几千人啊!就这么没了,我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老伙计你就在此长眠吧!”
皖县城外,大营帅帐。
一众武将,徐庶、鲁肃,皆分列两旁,战败的阴霾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沉默地站着,目光汇聚在主位上。
吕布缓缓站起开口。
:“此战虽败,但孙策也损失不小。”
吕布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那双冰冷的眸子扫视全场。
“他孙策用兵如火,其势在于一鼓作气。如今,他锐气已挫,兵力疲惫,又新得庐江,根基未稳,人心未附。这正是他最虚弱。”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而我们,就要在他自以为是的庆功宴上,送上一份大礼。”
“几千号人不能白死!必须要用孙策的头颅祭奠他们在天的亡灵!”
他走到地图前,粗砺的手指重重地按在江夏的位置。
“江夏黄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势不两立。他虽屡战屡败,但兵力尚存,对江东水路极为熟悉。”
紧接着,他的手指又划向了庐江以南,那片连绵不绝的山脉。
“还有他们,”吕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山越诸部,桀骜不驯,孙策欲平江东,必先征山越。他们与孙策之间,早已是血债累累。若有人能将这两股力量串联起来……”
话音未落,整个大堂的气氛骤然凝固。
联合黄祖,尚可理解为诸侯间的博弈。
但引山越入局,无异于引狼入室!
(江苏,浙江一带)
山越部族烧杀抢掠,毫无人性,与他们为伍,传出去必为天下人所不齿。
整个议事厅的每个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主公,万万不可!”
徐庶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眉头紧锁,如临大敌,“山越乃蛮夷之辈,反复无常,凶残成性。与之为盟,是与虎谋皮!此举不但有损主公威名,一旦他们势大,反噬我等,后果不堪设想!”
张辽的话说出了大部分将领的心声,一时间,堂内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声。
他们是兵,是战士,心中尚存着属于中原将领的底线与骄傲。
吕布瞥了他一眼,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知道这些人是不想跟异族合作,不过在吕布看来,一千八百年后都是一家。
“威名?”吕布嗤笑一声,“文远,当我们被孙策围困在皖县城内,兄弟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我们的威名在哪里?当孙策的兵锋踏上皖县城头,我们的骄傲又值几文钱?”
他向前一步,逼视着张辽,那股煞气让这位久经沙场的猛将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我吕布,早已是天下人眼中的三姓家奴,背信弃义之徒。我还在乎什么威名?我只要孙策死!只要我们拿下江东,天下大势也会有我们一席之地”
“到那时,我们以江东为基业,徐州做门户,北击曹,南征袁,大有可为。”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是啊,他们除了四面受敌的徐州已经一无所有,除了这条残命和满腔的复仇之火,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所谓的道义和名声,在生存和复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大帐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主公之策,虽险,却是当下唯一可行的破局之法。肃,愿为主公走一趟江夏,说服黄祖。再深入南山,联络山越各部。”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鲁肃。
这位素以稳重和仁德着称的谋士,此刻神情坚定。
他何尝不知此举背后的道义争议,何尝不晓此行的艰难险阻。
但他更清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吕布败亡,他们这些人,连同吕布麾下的万千军民,都将成为孙策的刀下之鬼。
这条路布满荆棘,甚至可能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可他不得不走。
吕布深深地看了鲁肃一眼,缓缓点头:“子敬,此事便托付于你。必要时可以答应一些苛刻的条件,待我们坐稳江东后当一一取回!”
鲁肃躬身一揖,沉声道:“肃,定不辱命。”
徐庶看着这一幕,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又再度攥紧。
他复杂的目光在吕布的侧脸和鲁肃决然的背影间流转,最终,他低下了一向高傲的头颅,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选择了沉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