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最开始的背身动作神似诺维斯基,在我严令申斥下终于把他的动作习惯改了过来。”
如伯海姆教练所言,麦克杨最初的背身动作确实是学自诺维斯基,中学为数不多的体育课,每到自由活动时间,麦克杨就照着网上的视频按图索骥的练习。
老帅一眼看穿了这种盲人摸象的弊端,麦克杨只是一味的追求动作的相似,没有专人为他条分缕析的细致讲解相应的动作要领和目的,肢体只是形似而无神,精髓没有把握到无论模仿的多像也只能是东施效颦。
而且在伯海姆教练看来把诺维斯基的背身技巧硬搬到麦克杨的身上并不合适。为了让麦克杨的背身能力更加实用而不是只能用于虐菜,没错就是虐菜,麦克杨山寨版金鸡独立虽说没有原版的韵味,可虐那些防守经验不是很足的大学生球员还是有一手的。
可麦克杨的对手不会一直是青涩的大学生,未来进入NBA他要面对的是有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生涯经验的老油条,老帅不能让麦克杨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去挑战这条艰难的道路。
未雨绸缪的伯海姆教练接管麦克杨的训练后着手寻求让他改掉之前的背身出手动作,但用那种背身方式替换才最适合麦克杨让伯海姆教练犯了愁。
终于,经历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伯海姆教练的《麦克杨补完计划》的正式出炉!
老帅把目标放到了卡尔-马龙的身上。
提到马龙,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那对孔武有力的铁肘。
铁肘开道,和斯托克顿的挡拆配合,职业生涯极少缺勤的铁人身躯。
历史施舍出以上这些比较有噱头的标签来大致概括这位历史地位判定争议不断的球员。因为观众们的思维愿意停留在单个球星身上的时间是短暂的,特别是对没有拿过冠军的人,大家最多只会记住他身上几个有标志性的特点。
马龙职业中后期开发出的背身技巧不如他的其他特点招眼,所以往往被世人遗忘。
但作为教练员的伯海姆不会忘记,他清楚的知道那是种怎样可怕的得分能力!
马龙的生涯无比辉煌,就是没有冠军!
老帅早年曾与斯隆执酒叹惋,马龙哪怕有一个冠军,邓肯的第一大前锋都不会坐的那么安稳。话语每每到此,老帅有的只是事不关己的可惜,斯隆流露出的则是刻骨铭心的遗憾。
冠军真的那么重要?
司机11年的夏天靠着金鸡独立平推5个MVP,4个FMVP。带着独行侠一路完成救赎,奠定了自身的历史地位,还顺势收获了麦克杨这个小迷弟。
夺冠前,软蛋!被黑八!
夺冠后,哦,那没事了!牛哔!
麦克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解释的?老帅挠头回想。
“舆论媒体的报复性补偿。是这么说的吧?”
金融专业的人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这也从反面说明了一个道理。
没夺冠谁会理你?躲在历史的角落里吃灰去吧!当后人翻到这个时代的篇章,没有奥布莱恩杯的注释,你在这一页中的地位永远只是同时代球员的陪衬。
老帅本以为劝麦克杨改变积习生常的背身习惯是个旷日持久的工程,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之前就发现过类似的情况,科比自封黑曼巴之后联盟里的各种曼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老帅知道麦克杨不是骄傲自矜的性格,可对于说服麦克杨让他“弃鸡从龙”伯海姆教练心里也没什么底。
“嗯,好吧。”
和老帅想象的坚决抵制的态度不同,麦克杨的反应稍有诧异就转而软化,顺从了他的计划安排。
金鸡诚可贵,前途价更高。麦克杨很清楚要恰篮球这碗饭他就得听从专业人士的专业安排,换句话来讲,麦克杨知道老恩师的安排都是为了他好。
麦克杨驾轻就熟的动作展现是老帅早年逐帧分析卡尔马龙录像成果所得。
马龙的动作不像司机浑然一体让人找不到重点。他的杀球,哦不,他的转身跳投动作可以被分成几个步骤来依次学习。麦克杨听从老帅的讲解,按部就班的一个个的刻苦练。在比赛中慢慢改变动作节奏积累经验,他习惯新动作的速度倒也不算慢。
“你看能不能...”
“先上车后补票?”伯海姆的小心思在斯隆面前暴露无遗。
老帅深谙‘读书人的事情不算偷’的道理,干脆不理会斯隆的找茬。
斯隆笑看老友狡猾的态度,“不愧是你,吉姆!”
“带出来的弟子都得是进攻万花筒,什么都要会。”
斯隆这话带着点敲打老帅的意思,他不希望麦克杨再次走上之前某个师兄的老路。
“麦克将来的成就肯定会比梅洛高。”伯海姆忖度一番开口说道。
他把安东尼培养成门门85分的优秀得分手,但没有最突出的进攻手段让安东尼无法真正迈入超巨行列。
麦克杨和安东尼不同,他除了投射手感还自带日益增强的身体素质,这是伯海姆留给麦克杨进入NBA后首任主教练的巨大宝藏。在伯海姆的计划里,身体配合手感,会是麦克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NBA之绝不手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NBA之绝不手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