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元盛世的洛阳城归来,袖里乾坤中那几件沉甸甸、凉沁沁的唐三彩陶俑,仿佛还带着阳世窑火的余温与洛水之畔的尘息。谢珩并未耽搁,在桃源居稍作休整,便对一旁仍沉浸在穿越时空兴奋中的幽砚吩咐道:“幽砚,你将这几件陶俑,给始皇陛下送去。”
幽砚闻言,立刻收敛心神,小心翼翼地从谢珩手中接过那个用厚实青布仔细包裹的包袱。入手沉实,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里面器物坚硬而略带弧度的轮廓。想到要去面对那位威压深重的始皇帝,她的小心肝又不争气地加速跳动起来,但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即将见证结果的期待。
“是,使君!”她郑重应下,将包袱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迈着尽量沉稳实则内心忐忑的步子,朝着嬴政所居的“幽竹苑”走去。
幽竹苑位于忘川一处清冷僻静之地,如其名,院外植满墨竹,风吹过时发出沙沙声响,更添几分幽深与冷寂。院门通常紧闭,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幽砚在竹篱外停下,深吸了好几口气,才鼓起勇气,轻轻叩响了门扉。
片刻,门无声无息地自内打开。开门的并非侍从,而是嬴政本人。他依旧身着玄衣纁裳,身姿挺拔如松柏,面容冷峻,目光如古井寒潭,落在幽砚身上时,那无形的威压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陛……陛下,”幽砚连忙低下头,双手将包袱高高捧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奉……奉使君之命,将此物呈予陛下。此乃自唐开元年间洛阳寻得的……三彩陶俑。”
嬴政的目光扫过那青布包袱,并未立刻接过,而是淡淡地问道:“如此之快?”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幽砚不敢抬头,老实回答:“使君……使君接到李斯先生的报告后,便立刻带奴婢前往了。”她下意识用了谦称。
嬴政闻言,那万年冰封般的脸上,似乎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像是冰层下闪过一丝微光。他伸出骨节分明、带着帝王威严的手,接过了包袱,动作并不急切,却沉稳有力。
他并未当场打开,只是掂量了一下,目光重新落在依旧低着头的幽砚身上,停留了数息。就在幽砚感觉后背都要被那目光穿透时,才听到他那冰冷而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却似乎缓和了那么一丝丝:
“嗯。办事尚可。回去告诉谢珩,朕已知晓。”
一句“办事尚可”,对于这位千古一帝而言,已算是难得的称赞了。幽砚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行礼:“是!奴婢告退!”说完,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幽竹苑那令人窒息的范围,直到跑出老远,才扶着胸口大口喘气,但脸上却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她可是得到了始皇陛下的亲口肯定!虽然只有四个字!
回到桃源居,幽砚立刻将自己面见嬴政的经过,包括那句“办事尚可”,原原本本、绘声绘色地汇报给了谢珩,小脸上满是“快夸我”的期待。
谢珩听罢,眼中含着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做得不错。能让陛下说出‘尚可’二字,已属不易。下去休息吧,今日辛苦了。”
幽砚心满意足地退下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翌日清晨,谢珩刚在书房坐定,准备处理因昨日前往阳世而积压的公务,一道熟悉的身影便带着一阵精明而不失热情的风,旋进了桃源居。
来人身着素雅青衫,作十五六岁少年打扮,面容俊秀,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时刻都在计算着得失利弊,正是商圣范蠡。
“谢使君!一早便听闻您昨日又有大手笔,自那盛唐东都满载而归啊!”范蠡人未至,声先到,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仿佛能融化一切坚冰的灿烂笑容,拱手行礼,动作潇洒自如。
谢珩放下手中的玉笔,心中已然明了对方的来意。这范少伯的消息,当真是灵通得可怕。他面上不动声色,淡淡道:“少伯先生消息果真灵通。不过是一些寻常器物,奉始皇陛下之命寻来把玩而已,何足挂齿。”
“使君过谦了!”范蠡凑近几步,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商人对商机特有的敏锐光芒,“那可是唐三彩!釉色绚丽,造型生动,在唐代亦是珍品,多为达官显贵陪葬之用,流传于世者稀少。陛下眼光独到!此等瑰宝,若能引入我通衢宝阁,必能引得忘川名士争相收藏,甚至……嘿嘿,运作得当,或可开辟一条与唐代阴司乃至阳世某些‘特殊渠道’的贸易路线,其利不可估量啊!”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忘川通宝乃至更珍贵的资源滚滚而来。“不知使君此次带回多少?可否割爱一部分,由我宝阁代为经营?价格方面,绝对让使君满意!”
谢珩早就料到他会打这个主意,闻言只是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少伯先生,此事你找错人了。这些三彩陶俑,乃是始皇陛下指定之物,已全数送至幽竹苑。你若有意,不妨亲自去与陛下商议。陛下是否愿意割爱,或者是否允许仿制流通,皆由陛下圣心独断,谢某无权过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前有个忘川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