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的风裹挟着沙砾,击打在使团的铠甲上,发出噼啪声响。李敢率领的安保小组已进入一级戒备状态,连弩手箭矢上弦,斥候策马往返传递情报,整个队伍如同一张紧绷的弓弦,随时准备应对前方可能出现的匈奴伏兵。陈砚与张骞并辔而行,腰间的白玉佩在风沙中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青铜残片的光幕不时闪烁,提示着匈奴斥候的活动范围正在逐渐缩小。
“大人,前方三里处发现大队骑兵扬起的烟尘!”一名斥候疾驰回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促,“看阵型不像匈奴,旗帜隐约是我大汉的样式!”
陈砚与张骞对视一眼,脸上均露出诧异之色。此时漠北决战在即,汉军主力皆在卫青、霍去病麾下,怎会有骑兵出现在西域戈壁?张骞勒马远眺,心中暗自思忖:莫非是卫将军担心使团安危,又派援军赶来?可如此兴师动众,未免太过张扬,反而可能引来更多匈奴的注意。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远处的骑兵队伍已冲破沙尘,一面绣有“霍”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目睹那面旗帜,陈砚心中豁然开朗——除了霍去病,大汉再无第二人能拥有如此雷厉风行的行军速度。“是霍去病将军!”李敢失声喊道,眼中满是敬佩之情。他曾是霍去病麾下的校尉,深知这位少年将军的勇猛与智谋。
骑兵队伍转瞬即至,为首的年轻将军身着银甲白袍,面容英挺,正是刚从河西练兵场赶来的霍去病。他勒住战马,胯下汗血宝马一声长嘶,震得周围沙尘飞扬。霍去病望着眼前的使团,心中暗忖:陈尚书携带墨家技术西行,此乃大汉西域战略的关键一步。欲在漠北决战中彻底击溃匈奴,必须断其西域后路,乌孙结盟之事绝不容有失。尽管军务繁忙,但这戈壁凶险,匈奴残部环伺,若不亲自护送一程,实在难以安心。
“陈尚书,张大人,去病特来送行!”霍去病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呼啸的风沙,尽显少年人独有的锐气,“听闻你们将前往乌孙结盟,漠北决战若无西域呼应,便如猛虎断了一翼,我岂能坐视不理?今日特意绕道赶来,为你们送行,也送上一份安心!”
陈砚急忙翻身下马,拱手行礼道:“霍将军军务繁忙,竟特意赶来送行,陈某感激不尽!只是漠北决战已迫在眉睫,将军不在练兵场操练将士,怎会冒险亲临这戈壁险境?”
霍去病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来,大手重重拍在陈砚的肩膀上,力道沉稳。目光扫过他腰间的白玉佩,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卫将军果然心思缜密,赠玉佩以护陈尚书周全。我虽无此等雅致物件,但战场之上,利器与援军才是最实在的保障。陈尚书为我打造的百炼兵器助我良多,此次他西行,我定要护他平安通过最险路段。”
“卫将军赠你玉佩防身,意在护你周全;我虽无此等雅致之物,却深知战场凶险,最需利器与援军。”他抬手一挥,语气干脆利落,“我带来了三百轻骑,皆是随我征战河西的精锐,个个能以一当十;再赠你五十支穿云箭——此箭按墨珩先生的图纸改良,采用墨家百炼工艺打造,箭尖掺有乌金,别说匈奴皮甲,即便是普通铁甲也能一箭洞穿,遇敌时定能助你们杀出重围!”
说罢,他示意亲兵抬来一个木箱。木箱开启的瞬间,寒光骤然四溢,五十支箭簇整齐排列其中。箭杆由坚韧的柘木精制而成,箭尖闪烁着冷冽的乌金光泽,这正是墨山依照墨珩图纸改良而成的穿云箭。陈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霍去病虽年纪轻轻,但言辞间却流露出江湖豪气与战场智慧,每一句话都直击使团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张骞走上前来,目光落在霍去病身后那三百精神抖擞的骑兵身上,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去病将军果然不负“战神”之誉。这三百骑兵个个装备精良、气势如虹,有他们护送,这段最为凶险的戈壁路段定能安然度过。他回想起以往出使西域时,往往只有寥寥数人随行,面对匈奴的袭扰只能避之不及。如今大汉国力强盛,将军们齐心协力,西域之行已然今非昔比。
“霍将军此举,不仅是为使团送行,更是为大汉西域战略添砖加瓦。”张骞拱手言道,“有将军的精锐骑兵护送,再加上穿云箭的助力,我等定能顺利抵达乌孙,促成结盟大计。”
霍去病轻轻摆手,目光投向戈壁深处。风沙扬起他的白袍,显露出腰间的佩剑,语气骤然凝重起来:【匈奴主力虽已被牵制,但西域的残余势力绝不可轻视。黑风谷地势险峻,是必经之地,也极易设伏。我已清剿了附近的据点,但前路依然存在未知风险。三百骑兵虽少,却皆为精锐,护送你们穿越黑风谷应无大碍。只是漠北那边,将士们尚待我部署决战,实在不宜久留。】
“匈奴主力虽被我们困于漠北,但西域的残余势力犹如附骨之疽。他们深知结盟意味着断绝生路,必然会不择手段阻挠。”他指向前方,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已命人清剿了附近百里的匈奴据点,但前方黑风谷地势险要,两侧悬崖峭壁,极易设伏。我的骑兵将护送你们穿过黑风谷,直至前方开阔地带——漠北那边,将士们还在等我回去部署决战,实在不能久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