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建设的号角刚在西域吹响,长安城内却波澜骤起。这日清晨,墨家工坊的物资调度官急匆匆闯入陈砚的书房,手中紧握一份皱巴巴的申领回执,脸色焦灼万分:“大人,出事了!我们向盐铁署申领的三千斤精铁和五百斤食盐,悉数被桑弘羊大人驳回!回执上仅写道‘盐铁专营需优先保障军需,丝路建设暂缓供应’,连丝毫协调的余地也未留!”
陈砚正专注于丝路据点进度图的细节标注,闻言猛然抬头,指尖的毛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迹。他接过回执,桑弘羊那锋芒毕露的字迹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三千斤精铁是敦煌、鄯善据点打造连弩箭塔的必备材料,五百斤食盐则关乎五千民夫的日常饮食,若物资供应中断,不出十日,两处据点的建设必将全面停摆。
“桑弘羊这是有意刁难。” 陈砚指尖轻敲桌案,眉头紧锁。他与桑弘羊素无直接冲突,但桑弘羊掌管盐铁专营多年,一贯秉持“重农抑商、强本弱末”的政策,对丝路建设这类需耗费巨资的“外事工程”本就心存疑虑。此前汉武帝力排众议支持丝路,桑弘羊虽未公然反对,却暗中多方阻挠,如今借“优先军需”之名卡住物资,显然意在给丝路建设浇一盆冷水。
墨尘恰在此时进入汇报工匠调配情况,听闻此事,顿时怒目圆睁:“这桑大人也未免太不讲理!前线抗匈的精铁供应早已足额拨付,他却以‘军需’为借口卡我们的物资,分明是不想让丝路建设顺利推进!不如我们直接入宫向陛下奏请?”
“不可。” 陈砚摇头否决,“陛下刚刚因丝路规划之事表彰了我们,若此时贸然上奏,反而显得我们不懂变通,还可能让桑弘羊抓住把柄,指责我们‘滥用陛下信任、不顾朝堂大局’。我们应当先前往盐铁署,当面与桑弘羊沟通,探明他究竟有何意图。”
当日午后,陈砚携墨尘一同前往盐铁署。盐铁署坐落于长安城西的繁华地段,朱门高阁,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的皆是各地盐铁商贾与官府差役。通报之后,二人被引至正堂等候,一等便是半个时辰。期间,不时有属吏匆匆而过,手捧厚重的账本与文书,却无人理会他们,显然是桑弘羊故意摆出的架子。
直至日头偏西,桑弘羊才身着紫色官袍,悠然自得地从内堂步出。他年约五十,面容清瘦,眼神锐利,腰间悬挂着一枚金鱼袋,举手投足间尽显执掌财政大权的威严。“陈尚书大驾光临,实乃稀客。” 桑弘羊在主位落座,端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语气平淡却透着疏离,“不知今日造访,所为何事?”
陈砚按捺住内心的不满,拱手施礼道:“桑大人,今日冒昧前来,实为盐铁物资申领一事。敦煌、鄯善两处丝路据点的建设已至关键阶段,亟需三千斤精铁以打造防御器械,五百斤食盐以保障民夫饮食,恳请大人通融一二,优先拨付所需物资。”
桑弘羊听罢,放下手中的茶盏,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陈尚书此言差矣。盐铁专营乃国家命脉,所有物资调配均须遵循‘先军需、后民用’之原则。如今漠北抗匈战事迫在眉睫,前线将士的兵器修补、粮草腌制皆离不开盐铁。若我将物资拨给丝路建设,前线一旦出现差池,这个责任又有谁能承担?”
“桑大人此言未免偏颇。”陈砚从容反驳,“据我所知,兵部上月已向盐铁署申领了十万斤精铁、五万斤食盐,足以支撑前线三月之需。况且,丝路建设并非单纯的‘民用’之举,据点一旦建成,既可作为汉军的临时补给站,又能保障西域精铁、良马运往前线的通道安全,实则是在为抗匈大业奠定基础,与军需密切相关。”
桑弘羊脸色微微一变,却依旧不肯松口:“即便如此,盐铁署的物资调配也有既定流程,必须经过户部和兵部的联合审批,并非我一人能做主。陈尚书若想申领物资,需先提交详尽的‘用途清单’与‘消耗预算’,待三司核验无误后,方能拨付。”
这番话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刁难。陈砚心知肚明,所谓的“三司核验”至少需耗时十日,且若桑弘羊暗中授意,核验过程中定会百般挑剔,届时别说三千斤精铁,恐怕连三百斤都难以获批。墨尘在一旁按捺不住,正欲开口争辩,却被陈砚用眼神制止。
“既然桑大人有规矩,那我便按规矩来。”陈砚缓缓开口,“只是还请大人告知,‘用途清单’与‘消耗预算’需包含哪些细节?我也好让工坊尽快整理,避免后续核验时出现纰漏。”
桑弘羊见陈砚态度谦和,倒也不好再过分刁难,便取出一份制式清单样本,递给陈砚:“清单需列明每斤精铁用于打造何种器械、每块零件的消耗用量,食盐需标注每日发放标准、民夫人数及领用登记流程,缺一不可。三日后,让你的人将清单送至盐铁署,我会安排属吏进行初步核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