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之道,讲究君臣佐使,搭配需极为谨慎。
药材分量多一分则过,可能药性冲撞或过于滋腻;少一分则效微,于事无补。
且各人体质不同,适用的方子也需调整。
他合上药典,指尖无意识地在竹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陷入沉思。
师妹性子跳脱,气血偏旺,但根基不算最扎实,需以平补、缓补为主,不宜用过猛的大补之药。
黄芪…益气固表,最为平和,适合做君药。
当归…补血活血,但性稍燥,需佐以…
山药…健脾,益气阴,药食同源,最是稳妥。
或许还可加少许枸杞、红枣,增其甘味,也更易被师妹接受…
他脑中飞快地闪过几味药材和可能的搭配,又回忆着四师姐当年处理这些药材的手法——
何时下药,如何与食材配伍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药性而不损美味…
阮喃喃瘫在旁边的竹椅里,正昏昏欲睡,忽然嗅到一股极淡的、熟悉的药香。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师兄不知何时取来了他的小药碾子和几包药材,正低着头,神情专注地研磨着什么。
阳光落在他微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安静的阴影。
“师兄?”她含糊地叫了一声。
“你在做什么?又要熬药吗?我没生病呀…”
她对苦药汤子可是敬谢不敏。
陆云霁动作不停,头也没抬,只是轻声回道:“…不是药。”
他将碾好的黄芪粉细心收拢到一个干净的小瓷碗里,又取过一小段当归,小心地切片。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不是在处理药材,而是在进行某种精密的仪式。
“那是做什么?”
阮喃喃好奇地支起身子,睡意跑了大半。
陆云霁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片刻后才道:
“…晚上。炖汤。对你…修为有益。”
药膳?对她修为有益?
阮喃喃的眼睛瞬间亮了!
她可是听说过药膳的神奇,据说那些大宗门的核心弟子,日日都有珍稀药膳供应,修炼起来一日千里!
她立刻从竹椅上跳下来,凑到师兄身边,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药材:
“真的吗师兄?是什么汤?好喝吗?会不会很苦?”
面对师妹一连串的问题,陆云霁只是轻轻摇头:
“…不苦。”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
“…鸡汤。加了枣,…甜的。”
听到“甜”字,阮喃喃最后一点顾虑也打消了,顿时兴奋起来:
“师兄你太好了!需要我帮忙吗?我去抓只最肥的芦花鸡来!”
说着,也不等师兄回答,就像只欢快的小狗,一溜烟就跑去了后院鸡舍。
留下陆云霁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他低头继续处理药材,将切好的当归片、洗净的枸杞、去核的红枣一一备好,又取了一小截温补的党参。
心中默默计算着分量,务求药性温和渐进,最适合师妹目前的状况。
后院传来鸡飞狗跳的动静和阮喃喃大呼小叫的声音,给这宁静的无忧谷午后添上了几分活泼的生气。
陆云霁将备好的药材仔细包好,心里已经开始规划晚膳的步骤。
四师姐当年的教诲言犹在耳,如今,他也开始用这种方式,默默守护着小师妹的成长之路。
炊烟即将再次升起,这一次,带着药香与关怀,融入暮色,也融入少年细腻的心意之中。
日头西斜,将小院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温度也降了下来,带上了几分暮春傍晚的凉意。
后院鸡舍的喧闹终于平息。
阮喃喃提着一只被捆了双脚、兀自扑腾着翅膀的肥硕芦花鸡,得意洋洋地走了回来,鹅黄色的衣襟上还沾着几根鸡毛。
“师兄!看!最大最肥的一只!”
她献宝似的把鸡提高些,
“炖汤肯定香!”
陆云霁看了一眼那还在挣扎的鸡,点了点头,接过手。
他处理食材的动作总是安静而利落,不见丝毫血腥气,很快便将鸡收拾干净,斩成适口的块状。
灶膛里的火重新燃起,比午间炖腌笃鲜时似乎更旺些。
陆云霁先将鸡块焯水,撇去浮沫,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确保汤色清澈。
接着,他取来一个专用来炖汤的厚壁陶罐,将焯好水的鸡块放入,加入足量清冽的井水,几片老姜,一段葱白。
然后,他才将下午仔细准备好的那包药材打开。
黄芪、当归、党参、枸杞、红枣…每一样都按照他计算好的分量,依次投入罐中。
药材落入水中,慢慢沉底,清水渐渐染上淡淡的琥珀色,一股混合着鸡肉鲜香与药材清苦的特殊气味开始弥漫开来。
阮喃喃就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灶膛边,一边看着火,一边好奇地伸长脖子看罐子里的变化。
见师兄投入那么多药材,她忍不住又问:
“师兄,真的不会苦吗?我闻着有点药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