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说得简单,但句句都在点子上。沈云疏结合自己有限的物理化学知识,明白他说的正是改善燃烧效率和热传导的关键。她立刻拍板:“马叔,改造陶窑的事,就拜托你了!需要多少人手,需要什么材料,你直接说!”
马老三黝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最活跃的要数那个叫二狗子的少年,本名叫孙小乙,因为家里排行老二,又长得瘦小机灵,得了这么个绰号。他围着负责硝制皮子的石头和阿昌转悠,看着他们用土法,也就是用草木灰和动物脑髓混合物来处理猎到的兔皮和鹿皮,忍不住咂嘴。
“石头哥,阿昌哥,你们这法子……也行,就是皮子容易硬,味道也大。”孙小乙挠着头说,“我爹以前教过我,用硝石粉泡水,再加点别的东西,鞣出来的皮子更软和,还没啥怪味。”
石头和阿昌对视一眼,他们硝皮纯属自己摸索,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硝石?咱们有啊!云疏姐提纯了不少呢!”阿昌眼睛一亮,“小乙,你说说,具体咋弄?”
孙小乙见自己有用武之地,立刻兴奋起来,比划着讲解起来。虽然他的方法也需要时间和反复试验,但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更好的方向。
新成员的技能给营地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主营地的人们也没有闲着。在周砚的督促下,战斗训练和纪律要求愈发严格。他甚至开始组织小规模的对抗演练,将人手分成两队,一队模拟进攻,一队防守,让大家在模拟实战中熟悉配合和命令。
沈云疏则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技术研发和物资储备上。她带着阿禾和沈云墨,进一步优化火药的配比,尝试制作不同规格的“轰天雷”和“迷障弹”,并开始研究如何将火药与陷阱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她指导着春婶和王氏,利用新采集到的野菜、晒干的肉条和有限的粮食,大量制作耐储存的干粮——主要是炒面和压实烘干的杂粮饼。
水力鼓风机的建造进入了关键阶段。巨大的水轮主体已经组装完成,沉重的轴件也安装到位,只待最后的调试和传动皮带的安装。周砚和沈槐几乎整天泡在河湾边,带着赵石等人反复检查每一个部件的牢固程度。
这天下午,沈云疏正在检查新一批阴干的、准备由马老三指导烧制的陶坯,林栖突然回来了。
他依旧是那样悄无声息,如同融入山林的一部分,直到他走到近前,沈云疏才察觉到。他看上去风尘仆仆,皮甲上多了几道刮痕,但眼神依旧锐利沉静。
“林栖!”沈云疏心中一喜,立刻迎了上去,“怎么样?路探清楚了吗?”
林栖点了点头,言简意赅:“野鹿峡可通,路险,需攀援。百里内,有三处稳定水源,两处需警惕流匪踪迹。另,发现黑油石矿脉,距此约两日路程,位于峡谷深处,开采不易。”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略显粗糙但线条清晰的地图,那是沈云疏给他的草图的补充和细化。上面用炭条清晰地标注了野鹿峡的路径、水源点、危险区域,以及那个黑油石矿脉的具体位置。
沈云疏接过地图,如获至宝。林栖带回的信息太重要了!不仅确认了通道的可行性,指出了具体风险和资源点,甚至连最难找的黑油石都有了着落!
“太好了!林栖,你立了大功!”沈云疏难掩激动,“快,先去休息,吃点东西。详细情况我们晚点再说。”
林栖没有推辞,点了点头,便朝着自己常待的那个僻静角落走去。
傍晚的议事会上,林栖在地图上向核心成员详细讲解了南下路径的情况。
“野鹿峡入口隐蔽,谷内道路崎岖,部分路段需借助绳索攀爬,车辆无法通行,大型牲畜也困难。”林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这是通往南方最近、且相对隐蔽的路线。如果绕行官道,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流民、匪患众多,风险更大。”
他指出了那几个水源点,并特别强调了两处需要警惕的区域:“这里,有一处废弃的矿坑,最近有烟火痕迹,可能被小股流匪占据。这里,是一处狭窄的隘口,易守难攻,需快速通过,防止被人堵住。”
最后,他点出了黑油石矿脉的位置:“矿脉在野鹿峡中段的一条分支裂谷底部,渗出地表,储量应当不少。但裂谷陡峭,上下不易,且气味刺鼻,需专门工具容器盛装。”
众人听得十分认真。周砚沉吟道:“道路难行是个问题,但我们本来也没有多少车辆,主要靠人背肩扛。老人和孩子可能需要多照顾。至于那两处危险区域,我们可以提前侦察,做好准备,或者尽量避开。”
沈云疏看着地图,大脑飞速运转:“攀援的工具我们可以准备,绳索我们有一些,还可以再制作一些。水源点确认了就好,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行程和补给点。黑油石……虽然开采困难,但意义重大。或许我们可以在南下途中,组织一支精干小队,专门去取一些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