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看向一直沉默的贾诩:“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将军,胡将军所言,虽直白,却也在理。如今局势,宛城如惊涛中之孤舟,继续依附刘表,前有邓安强兵压境,后有荆州猜忌掣肘,非长久之计。
邓安招揽,其意甚诚,所开条件,亦是我军当前最急需之物——粮草、名分、以及独立领兵的权力。”
他顿了顿,看向张绣,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邓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归附,名为投效邓安,实为归顺朝廷,名正言顺,无人可指摘。
反之,若抗拒王师,则师出无名,内外交困,宛城迟早不保。
诩以为,为将军计,为数千凉州子弟计,接受邓安条件,乃上上之选。
至于刘表处……只要我军实力犹在,据守宛城,邓安自会为我等抵挡荆州之兵,刘表未必敢轻举妄动。”
贾诩一番话,层层剖析,将利害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归顺朝廷”这块遮羞布,极大地减轻了张绣道德上的负担。
张绣听着麾下最勇猛的将领和最信赖的谋士都倾向于归附,再想到日益严峻的形势和豪强们的态度,心中那最后一丝犹豫也终于被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拍案几:
“好!既然刘表不仁,就休怪我等不义!文和,就由你执笔,回复邓安……不,回复卫将军!我张绣,愿率宛城将士,归顺朝廷,听从大将军调遣!具体细节,还需派使者详细商谈!”
“诩,领命。”贾诩躬身,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场风波,终于朝着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向发展了。
宛城的暗流,终于汇聚成了决定命运的明河。
一封代表着张绣初步归顺意向的回信,连同贾诩的亲笔附函,被秘密送往洛阳。
荆北的格局,即将因宛城的转向而发生巨变。
喜欢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