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阳光透过仁和医院会议室的百叶窗,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屹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国内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听力学家、康复专家,还有三位“睿听”系统的长期用户代表。
今天是“睿听”系统专家评审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决定该系统能否获得官方认证的关键时刻。
“综合三期临床试验数据和实际应用反馈,”评审组组长,一位德高望重的工程院院士总结道,“我们认为,‘睿听’神经模拟助听系统在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方面都具有突破性意义。”
沈屹的左耳一如既往地寂静,但他的右耳清晰地捕捉到了每一个字。白夜坐在他身侧,姿态从容,但沈屹能感觉到他紧绷的肌肉——这一刻对他们两人都至关重要。
“特别是系统个性化校准功能的创新,”院士继续道,“解决了神经性耳聋患者长期面临的核心难题。评审组一致通过,‘睿听’系统符合医疗器械上市的所有标准。”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沈屹与白夜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释然与骄傲。
会后,李振华主任向他们走来:“恭喜。这不只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更是一种理念的胜利。”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李主任。”沈屹真诚地说。
李主任拍拍他的肩:“是你证明了,身体的局限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现在,整个医学界都在讨论‘包容性医疗设计’的概念,这是你带来的改变。”
回公司的车上,白夜罕见地沉默着。沈屹注意到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这是他在思考重大决定时的习惯动作。
“你在计划什么?”沈屹直接问道。
白夜转头看他,眼神深邃:“我们在慈善晚宴上承诺过,要建立微创技术研究中心。现在是时候了。”
沈屹微微睁大眼睛。那是他们数月前的随口一提,他没想到白夜一直记在心里。
“我已经看中了一栋建筑,离公司和仁和医院都很近。”白夜拿出平板电脑,调出设计图,“六层,总面积一万二千平米,足够容纳研发实验室、培训中心和临床试验基地。”
沈屹浏览着设计图,被其中精妙的细节打动——无障碍通道贯穿所有区域,视觉提示系统集成在建筑设计中,甚至连声学环境都针对听障人士做了优化。
“你准备了多久?”他轻声问。
“从我们度假回来就开始筹划了。”白夜握住他的手,“我想给你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地方,沈屹。一个能够将你的医学理念变为现实的地方。”
这个认知让沈屹喉头哽咽。在他专注于克服自身局限时,白夜在为他建造一个不需要克服局限的世界。
中心的建设迅速展开。白夜展现出惊人的项目管理能力,协调设计师、施工队和设备供应商,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愿景。沈屹则负责规划研究中心的技术方向和人才招募。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他们巡视施工进度。建筑骨架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安装玻璃幕墙。
“这里将是主实验室,”白夜指着空旷的空间,“那边是手术模拟中心,顶层是你的办公室,带一个露天花园。”
沈屹站在未来实验室的位置,想象着这里将诞生的创新。忽然,他注意到墙面上一排特殊的插座设计。
“这些是...”
“为电动轮椅和各类辅助设备准备的电源接口,”白夜解释,“每隔三米一个,遍布整栋建筑。还有,所有门廊宽度都足够轮椅通行,电梯按钮有盲文和语音提示...”
听着白夜一一介绍那些精心考虑的无障碍设计,沈屹感到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不是施舍,而是真正的理解与尊重。
“你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细节?”他忍不住问。
白夜的目光变得柔和:“因为我知道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在商界,只因为我年轻,很多人认为我不够资格;在医疗系统,只因为我的情绪问题,被贴上‘难缠病人’的标签。”他伸手轻抚沈屹的脸颊,“而现在,我有能力创造一个不让任何人因自身条件而被边缘化的地方。”
这一刻,沈屹看到了白夜灵魂深处的成长。那个曾经只关注自身痛苦的病人,如今在为自己和他人类似的处境思考解决方案。
初夏时节,研究中心的外部建设完成,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沈屹开始组建团队,面试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人才。
令他惊讶的是,许多应聘者坦言,正是因为他作为听障医生重返手术台的故事,以及夜屹公司对“睿听”系统危机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决定加入。
“您证明了创新与伦理可以并存,”一位年轻的神经工程学家在面试中说,“这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白夜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资金。研究中心建设成本远超预期,而“睿听”系统的全面推广也需要大量投入。
“我们可以放缓速度,”沈屹在查看财务报表后建议,“不必一次性完成所有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恋爱剧本请签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恋爱剧本请签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