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晚上七点整。
城市在夜雨中沉浮,霓虹灯的光晕被雨水打散,拉成一片片模糊的色块,倒映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整座东海市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静谧得近乎诡异。而在地下深处,某处代号为“玄枢”的指挥中心内,红光闪烁,通讯频道里传来低语般的指令声,一道道数据流在巨大的环形屏幕上飞速滚动。
距离那场名为“人间蒸发”的直播,还剩最后六十分钟。
全球各大社交平台早已炸开锅。两条神秘信息,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短短三小时内激起千层浪。第一条来自一个从未注册过的匿名账号,只有一句话:“今晚八点,‘无处之缘’将揭晓一切。”第二条,则出现在多个主流新闻网站的自动推送系统中——一段十秒的全息影像:一座孤岛,一轮残月,一个背影立于废墟之上,声音低沉如雷鸣:“你们一直寻找的真相,我来终结它。”
没有人知道发布者是谁,也没有人能追踪信号源头。但所有关注“天幕”事件的情报机构、媒体组织、民间调查团,几乎在同一时间锁定了太平洋坐标:北纬14°32′,东经168°17′——那片地图上早已被抹去编号的孤岛,代号“无处之缘”。
而此刻,在东海市郊外一处被多重电磁屏蔽覆盖的军用机场,夜色与细雨交织成天然屏障。这里不属于任何公开编制,连卫星都无法穿透那层特殊合金打造的伪装穹顶。直到穹顶缓缓开启,一架通体漆黑、线条如刀削斧刻般凌厉的小型飞行器才显露真容。它没有机翼,没有尾翼,表面似金属又非金属,像是某种液态物质凝固而成,竟能吞噬周围光线,连雨滴落在其上都仿佛被无声吸收,不留痕迹。
这是“龙组”最尖端的成果,代号“影梭”。理论上不具备大气层内稳定飞行能力,却因融合了林逸提供的反重力模块原型技术,实现了近乎隐形的垂直起降与超音速巡航。
林逸从黑色SUV中走下,脚步不急不缓。他穿着一件深灰色运动夹克,内搭黑色卫衣,下身是耐磨战术长裤,脚踩一双轻便作战靴。肩上的背包依旧轻得像空的一样,可只有他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一枚微型量子纠缠发生器,一块从“文明火种”数据库逆向解析出的能量核心残片,以及一张记录着“天幕”最高权限密钥的生物芯片。
雨丝斜织,打在他左肩,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他没躲,也没回头看。青龙就站在车旁,一身深蓝中山装已被雨水浸透,贴在身上,发梢滴水,神情肃穆如碑。
他是“龙组”现任行动总指挥,也曾是二十年前“赤渊计划”唯一幸存的研究员。当年那场导致七名顶尖科学家离奇死亡、三座城市短暂失联的灾难,正是“天幕”第一次向人类露出獠牙。而如今,站在他面前的年轻人,竟是当年那位失踪首席科学家的儿子。
青龙望着林逸的背影,喉咙动了动,终究没有叫住他。
他抬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到近乎刻板的军礼。指尖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压在心头二十年的愧疚与希望终于交汇。
“林顾问,‘舞台’已准备就绪,所有演职人员均已入场。”他的声音低沉,穿透雨幕,“我们会在幕后,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林逸脚步微顿,侧头看了他一眼。那一瞬,青龙竟觉得对方眼中闪过一丝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沧桑——那是一种看透因果、明知结局仍毅然前行的决绝。
“看好家。”林逸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落在青龙耳中。
然后,他转身,继续前行。
步伐依旧懒散,像是去赴一场无关紧要的约会。可每一步落下,地面的积水竟未溅起丝毫波澜,仿佛他的体重根本不存在。
“影梭”的舱门无声滑开,内部空间比外观看起来宽敞许多。驾驶舱呈环形布局,中央悬浮着一块半透明的操作界面,幽蓝色的数据链如呼吸般明灭。座椅由记忆合金构成,能根据乘客体型自动调节。整个舱内没有任何物理按钮或操纵杆,所有的交互都依赖神经感应与意识投射。
林逸随手将黑伞丢在门外。伞面落地时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仿佛被什么力量瞬间分解成了微粒。
他踏入舱内,舱门闭合,密封圈启动,内外彻底隔绝。外界风雨骤然消失,只剩下一种近乎真空的寂静。
飞行器轻微震动了一下,随即脱离地面,如同被无形之手托起,垂直升空。没有引擎轰鸣,没有气流扰动,甚至连雷达都捕捉不到它的轨迹。它就像一滴墨落入黑夜,彻底融入了苍穹。
云层之上,星空稀疏。月光穿过薄云,在飞行器表面流淌,却始终无法照亮它的轮廓。
林逸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他的呼吸平稳,心跳维持在每分钟六十二次,体温恒定在36.5℃。生理指标完美得不像人类。
但他的意识,早已延伸至万里之外。
通过量子纠缠网络,他连接着部署在“无处之缘”岛上的十二个感知节点。每一阵风的流向,每一只海鸟的振翅频率,甚至地下岩层中缓慢移动的地热流,都在他脑海中形成精确建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