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丰田知道你开阿尔法吗?”
当我们沿着蓝色海岸公路疾驰时,张琳问道。
我的蓝色小阿尔法?蜘蛛跑车顶篷全开,十月中旬的阳光正暖。这片土地之所以令人向往,正是因为这里的好天气总能延续许久。
诚然,偶尔会有带着寒意的海风掠过,远处山脉覆雪的模样也在提醒你,它们本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余脉,但在摩纳哥附近的海岸线上,气候总是宜人得很。
也正因如此,我们俩才能任由地中海的风拂过发丝,沿着滨海公路缓缓巡航。
“他们没给我配公司用车,所以我想他们也不介意我开别的车吧。” 我带着玩笑的口吻回应道,半开玩笑地试图显得自己更有派头。
不过这话倒也不全是玩笑,丰田除了几次外站比赛时租的代步车之外从未给过我一辆车,也从未暗示过希望我驾驶他们的品牌车型。
因此,当我决定购买人生第一辆车时,立刻选定了这辆意大利小跑车:V6引擎、全轮驱动,这些丰田都没有。虽说在威廉姆斯 - 丰田的合作关系里,我的座驾没给丰田半点面子,但特意选择的蓝色车身,倒是暗暗呼应了威廉姆斯车队的主色调。
“你没问他们要过吗?”张琳追问,语气里更多是好奇。
“没问过。怎么说呢,我不太习惯主动找丰田的人开口要车。”
说实话,我甚至不清楚他们会不会给自家车手配车,更别提我们这些威廉姆斯车手了。赛道上常能见到丰田车队的伊万?特里波利和罗兰?齐格勒,但交情仅限于此。
齐格勒比我年长两代,平时只有在国际汽联车手协会的事务上才有交集,毕竟他是协会主席,而我刚加入不久。
至于特里波利,虽说没那么年长,却也不属于我们这代人。
F1正迎来全新的车手世代,安东尼?哈里森、尤里?卡萨莱宁、马克西米利安?雷纳、洛伦佐?巴尔巴罗这些新星都是代表。
我也算其中一员,毕竟我们很多人曾在2005年同场竞技于F3欧洲锦标赛,汤米大概也算这代人。
在这项运动里,40岁就算“高龄”,代际差距不算悬殊,却实实在在存在。
最近的分水岭是V10引擎:2005年是其最后一个赛季,次年便全面改用V8。
我们这代车手从未开过V10 赛车,罗兰的职业生涯却几乎都在驾驶这类引擎,而特里波利更在2004年摩纳哥站,凭借雷诺V10赛车拿下了他唯一的分站冠军。
总之,我尊重这些前辈,见面也会礼貌问候,但要说熟到能聊公司配车的程度,还真不至于。
何况他们在F1浸淫多年,恐怕早就不需要靠厂商配车撑场面了,就算有,也不过是丰田的营销手段罢了。
“那如果必须选一辆丰田,你会挑哪款?”张琳戴着墨镜,眼睛弯成狡黠的笑意。
“怎么突然问这个?你开的旅行车出问题了?”我逗她,表现的以为她想借我之名给自己弄辆车。
不过看她对那辆标致挺满意的样子,大概率是我瞎猜,但玩笑总得开。
“少来,我就是好奇。你可是赛车手,聊车不是你的本行么?”她反将一军,提醒我追求性能本就是我的职业特性,尤其在当下这个节骨眼。
“呃……丰田嘛,说实在的没什么让人热血沸腾的车型。雷克萨斯算不算?”
我望着身旁的女友,握着阿尔法的方向盘在法国里维埃拉兜风,这已是世人眼中的理想生活,何必纠结于选一辆经济实用的丰田?
“估计不行。你看,不管是你们车队还是丰田厂队,都看不见半个雷克萨斯标。既然要打品牌广告,肯定得选丰田吧?”她分析道。
我也纳闷,为何丰田从不借F1推广雷克萨斯。
或许2000年代初雷克萨斯市场份额太小,或许丰田更想主推大众车型,而非让豪华线去和宝马、奔驰、法拉利硬碰硬,又或许和股东大本营在日本有关,毕竟雷克萨斯在本土存在感薄弱。
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太多,单纯是企业营销部门没这个打算罢了。
“那……他们还在产赛利卡吗?”我试探着问,全然不像个每隔一周就戴着丰田头盔比赛的车手。
“这话要是让你老板听见就妙了。”她调侃道。
我隔着墨镜翻了个白眼,却忍不住笑起来。
此刻四下无人,没有镜头对准我们,也没有任何压力,前方是一条漂亮的空荡公路。
虽说有点不像赛车手,但我的日常驾驶偏好很明确:要舒适的车、平坦的路、没有拥堵,引擎声要沉稳中暗藏锋芒。
说白了,比起F1赛车,我更想要一辆老派的豪华旅行车。
这辆阿尔法虽说两者都不算,却莫名合我心意。
“说不定啊,他们都快不是我老板了。”我话里有话。
其实心里清楚,丰田恐怕早想让威廉姆斯换掉我,好让北川英树坐进我的座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之飞驰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