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旅游版图上不算特别突出的金沙滩,因为被确认为这首诗的“诞生地”(尽管沈屿从未公开承认,但各种推测和“考证”已将其坐实),瞬间火爆出圈!
无数人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涌向那里,就为了在诗中所描绘的海滩上走一走,拍一张“同款”照片,体验一把“幸福”的感觉。
沈屿之前住过的那家“听海小筑”民宿,老板阿婆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房间预订排到了好几个月后。阿婆又喜又忧,喜的是生意前所未有的好,忧的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她偶尔会给沈屿发条信息,语气复杂地说起现在的热闹,末了总会加上一句:“沈先生,还是你住在这里的时候清净啊。”沈屿看着信息,只能无奈地笑笑。他无意中,改变了一个地方的命运。
更有甚者,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或者UP主,开始深挖沈屿在宁安市的踪迹。他常去钓鱼的那段野河、他偶尔光顾的书店和茶馆,甚至阳光孤儿院,都开始有了一些“探访”的游客。
好在宁安市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市,民风相对淳朴,没有出现过度骚扰的情况,但一种微妙的、被关注的感觉,已经开始弥漫在沈屿周围。他外出时,不得不更加注意,尽量避开人多眼杂的地方。
而另一道更强烈的涟漪,则通过电话,直接荡到了沈屿的心湖深处。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沈屿刚午睡醒来,正在阳台喝茶看书,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星城的号码,是刘建国。
沈屿的心微微一提,接通了电话:“刘叔叔?”
电话那头传来刘建国有些激动、又带着几分迟疑的声音:“沈……沈先生,没打扰你休息吧?”
“没有,刘叔叔,您说。”沈屿放下书,语气平和。
“是……是这样的,”刘建国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前几天,星城博物馆的人,通过社区找到我们家来了。他们……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你给静静画的那幅画,《美人鱼》。”
沈屿握着电话的手,几不可查地紧了一下。他没有打断,静静听着。
“来了好几个人,说是馆里的领导和专家。”刘建国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他们说……说那幅画……艺术价值很高!说……说它不仅画得好,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一段……一段珍贵的、关于生命和爱的故事,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意义!
他们……他们想代表星城博物馆,正式收藏这幅画!说是要作为……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永久保存和展出!”
沈屿沉默着。博物馆的意图,他并不完全意外。那幅画凝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确实超越了普通的肖像画。
刘建国继续说着,语气更加复杂:“这还不算……也不知道消息怎么传出去的,这两天,又陆续有好几个人找上门,说是……是什么艺术品收藏家、公司老板,开价……开价要买那幅画!最高的一个……直接开口……五十万!”
他说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都在发抖,显然这个金额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冲击力有点大。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刘建国有些凌乱的呼吸声。显然,面对博物馆的“荣誉收藏”和富豪的“天价求购”,这个刚刚失去爱女的家庭,正经历着巨大的内心挣扎和迷茫。
良久,刘建国才小心翼翼地、带着恳求的语气问道:“沈先生……这……这画是你送给静静的,也是你画的……我们……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听听……你的意思?”
所有的决定权,此刻交到了沈屿手中。他的一句话,将决定这幅画的最终归宿。
沈屿望着窗外萧瑟的秋景,目光深远。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用清晰而平静的语调,缓缓说道:
“刘叔叔,画,我已经送给文静,就是你们的东西了。如何处理,是卖掉换一笔改善生活的钱,还是交给博物馆留给更多人看,都由您和阿姨,还有小浩,你们一家人自己商量着决定。无论你们怎么选,我都尊重,没有意见。”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留恋或不舍,将所有权和选择权彻底、干净地还给了刘文静的家人。
电话那头的刘建国显然没料到沈屿会如此回答,愣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说:“可是……沈先生……这画……太珍贵了……是你对静静的心意……我们……我们怎么好……”
“刘叔叔,”沈屿打断他,声音温和却坚定,“画再珍贵,也是死物。文静不在了,你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如果这笔钱能让您和阿姨晚年过得轻松些,让小浩以后的路更顺些,我想,文静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如果你们觉得交给博物馆更有意义,能让更多的人记住文静,记住生命的美好,那也很好。怎么选,在于你们觉得怎样对文静最好,对家庭最好,而不在于画本身的价值,或者我的态度。”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我,画完成了,心意送到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