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初立律法
夏收的粮食,一担一担、沉甸甸地归了仓,看着官仓里那渐渐堆高的谷垛,杭州城里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人心,也跟着踏实了不少,像是有了主心骨。可方腊和赵普这心里头,那根弦却一点没敢松,反而绷得更紧了。仗,眼下是暂时没打起来,北边宋江被田虎拖着,东边童贯也在观望,可这治理江山的活儿,细细琢磨起来,比真刀真枪地打仗还磨人,还费心神。打仗嘛,敌我分明,刀对刀,枪对枪,有个明确的对手,拼的是勇气和实力。可治理这么大一块地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是没有个明确的、大家都得遵守的规矩立起来,底下的人各行其是,早晚得出大乱子,这刚有点起色的局面,说垮也就垮了。
这规矩,就是法,是王法,是律令。
赵宋朝廷那套运行了百多年的法度,在方腊他们这伙从底层杀出来的人眼里,早就烂到根子里了。那哪里是法?那分明是专门护着那些官老爷、士大夫和地主老财,变着法儿盘剥、欺压老百姓的玩意儿!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什么“苛捐杂税猛于虎”,什么“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方腊自个儿就是深受其害,在帮源洞当漆园主时,被那花石纲和层层官吏逼得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扯旗造反的。如今自己坐了这杭州城,占了这东南两路地盘,难道还能再用那套吃人的老黄历?肯定不行!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可不用老的那一套,用啥新的呢?总不能还像当初在帮源洞当山大王那会儿,全凭他方腊一句话定生死、断是非吧?那不成流寇土匪了?眼下占了杭州、睦州、歙州这么大片地方,治下几十万百姓,大小官吏也任命了不少,要是没个统一的、白纸黑字的章法约束着,下面那些人,还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时间一长,贪赃枉法、欺压良善的歪风邪气肯定又会冒出来,这新朝的根基,迟早得被蛀空,又得回到官逼民反的老路上去。
这事儿,方腊跟赵普私下里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常常谈到深夜。赵普是正经读书人出身,肚子里有墨水,见识也广,他把先秦的《法经》、汉唐的律令,乃至本朝(赵宋)的《宋刑统》都翻出来,仔仔细细研究了个遍,取其可取之处,又结合眼下“大炎”朝初创、根基未稳、强敌环伺的特殊情形,熬了不知多少个通宵,眼睛里熬满了血丝,总算是在一堆旧纸堆里,草拟出了一部《大炎律》的初稿。说是律法,其实简陋得很,拢共也就几十条,远远谈不上完备,但立规矩的意思和方向,得先明确地摆出来。
这天下午,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方腊把庞万春、方百花、方貌这几个核心的、能说得上话的人物,都叫到了王宫那间还算凉快些的偏殿里议事。殿角放了几个从冰窖取来的冰盆,丝丝凉气散发出来,却依旧驱不散那股子从心底里往外冒的燥热和郑重。赵普把一本用工整小楷仔细誊写清楚的《大炎律》初稿,薄薄的十几页纸,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个人。
方腊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开场白,直接开门见山,声音洪亮:“今天叫大伙儿来,不为别的事,就为这个!”他指了指众人手里的册子,“咱们‘大炎’朝,既然立了旗号,占了地盘,就不能无法无天,得像模像样地立起规矩来!以前赵宋那套王法,是专门捆穷苦百姓的绳索,是护着富人官老爷的盾牌,咱们不用了,把它扔进茅坑里!这是赵先生带着几个懂旧律的文人,费了老大劲,新拟出来的几条根本规矩,都仔细看看,有啥想不明白的、觉得不妥当地地方,都敞开了说,咱们今天就在这儿,把它议定了!”
庞万春是第一个拿起册子的,他打仗勇猛,是条好汉,可认字实在不多,捧着那本文绉绉的册子,看得直皱眉头,粗壮的手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没翻两页就有些不耐烦了,把册子往桌上一撂,嗓门洪亮地说道:“大哥,赵先生,不是俺老庞不耐烦,这弯弯绕绕的字儿,看得我脑仁儿疼!你就直截了当告诉俺,立这新规矩,对咱们现在打仗、治军,有啥实实在在的好处?能让弟兄们更卖命?还是能让童贯老儿早点滚蛋?”
赵普知道他的脾气,也不介意,扶了扶鼻梁上那副临时找来凑合用的老花镜,耐心地解释道:“万春兄稍安勿躁。治国如同治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新律里头,首要的一条,便是‘法无贵贱,刑无等级’。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说,从今往后,在咱们‘大炎’的地界上,甭管你是当朝丞相,还是普通军士,是家财万贯的富户,还是一贫如洗的百姓,只要触犯了律法,一样追究,一样治罪!再没有以前那种‘刑不上大夫’,当官的犯了事就能逍遥法外的混账规矩了!”
庞万春一听这个,铜铃般的大眼睛顿时一亮,蒲扇大的手掌“啪”一声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乱跳:“好!这条好!立得硬气!老子早就看那些狗官不顺眼了!凭啥他们就能无法无天?这条好!就得这么办!看谁还敢仗着官帽子欺负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