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伪善的悲情表演
林浩站在演讲台后,双手微微扶着台沿,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既稳重,又带着一丝沉痛的克制。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角度,确保自己的声音能清晰地传递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媒体区那些蓄势待发的话筒。
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用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他的视线在前排的协会领导、陈书记等嘉宾脸上停留,带着敬意;掠过中后排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带着悲悯;最后,似乎是无意地,在林辰所在的方向有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那眼神复杂,混杂着“痛心”、“无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旋即移开。
就是这一眼,让台下坐着的苏沐雪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她用只有身边几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戏肉开始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关心中医发展的朋友们,”林浩开口了,声音通过优质的音响设备传出,带着一种经过精心控制的磁性共鸣,显得格外诚恳和富有感染力,“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开场白直接定调,会场内原本还有些细微的嘈杂声瞬间消失,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我们今天探讨‘传承与责任’,”林浩继续,语速不快,每个字都仿佛经过斟酌,“传承,传的是什么?是博大精深的医理,是济世救人的仁心。责任,负的是什么?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他略微提高了音量,配合着恰到好处的手势,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然而,在我们中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并非总是阳光坦途。有时,一些悲剧的发生,不仅让患者家庭蒙难,更让我们整个中医界蒙尘,让我们这些后来者,不得不时刻警醒,引以为戒!”
《江城健康报》的主编刘能坐在媒体区前排,适时地重重点头,脸上满是“深有同感”的肃穆,并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说到悲剧和教训,”林浩的语气变得更加沉痛,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的沙哑,“请允许我,在这里,提及一段我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关于我的兄长,林景天,以及……他那令人扼腕的结局。”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许多知道些许内情的人交换着眼神,而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则露出了好奇与同情的神色。镜头立刻对准了林浩,捕捉着他脸上每一丝细微的“痛苦”表情。
林辰坐在座位上,面容平静,只有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楚瑶紧张地抓住了秦雨烟的手,秦雨烟反手握住她,目光紧紧盯着台上的林浩,眼神锐利。
“我的兄长林景天,他天赋卓绝,痴迷医道,”林浩的声音带着追忆,“我至今仍记得,年少时,他捧着《黄帝内经》彻夜研读的身影。他对中医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和自信,这本是好事……但是,过度的自信,有时会蒙蔽双眼,让人听不进劝告,走向偏执。”
他开始“还原”当年的事件,语气“客观”而“克制”,却字字诛心。
“那一年,那位身份特殊的病人入院,情况复杂。兄长他……他坚持使用一套自己改良的、尚未经过充分验证的古方。当时,包括我在内,不少人都提出了异议,认为太过冒险。”他痛苦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眶似乎有些湿润,“但是,他听不进去。他太想证明自己,太想用一剂猛药创造奇迹了……结果,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他没有直接说“治死了人”,但“令人扼腕的结局”、“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模糊的表述,配合他的神态,轻而易举地将“刚愎自用”、“用错药方导致患者死亡”的罪名,牢牢钉在了已故的林景天身上。
“患者不幸离世,林家百年声誉毁于一旦,我兄长他……他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和内疚,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林浩的声音哽咽了,他低下头,用手背擦了擦眼角,肩膀微微耸动,仿佛在极力压抑着巨大的悲伤。
台下,已经有不少感性的女性参会者和记者露出了不忍和同情的神色,甚至有人小声啜泣起来。
“刘主编前期铺垫的‘悲情英雄’形象,此刻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苏沐雪冷冷地点评,语气里没有一丝波澜。
短暂的“情绪平复”后,林浩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而“充满责任感”:“这件事,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但痛定思痛,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更不是为了批判谁。死者已矣,所有的对错,都随着兄长的离去而烟消云散。”
他话锋一转,姿态陡然拔高:“我站在这里,是以一个幸存者,一个见证者的身份,恳请我们所有的中医同仁,务必以此为鉴!我们要传承的,是精髓,是仁心,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傲慢,不是脱离实际的经验主义!我们要承担的责任,是对生命的绝对负责,是时刻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是将现代科学的严谨,与我们传统的智慧相结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岐黄下山觅亲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岐黄下山觅亲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