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净军事务回宫,朱由检非但不显疲惫,反倒因接连在腾骧四卫与净军中播下变革火种而精神亢奋。他瞥了眼窗外,天色尚早,距离晚膳还有些时辰,便对王承恩吩咐道:“大伴,去将秘书班子的所有人都召到乾清宫正殿前的丹墀来,朕要亲自见见他们。”
“老奴遵旨。” 王承恩应声退下,心中暗忖:皇爷对这 “秘书班子” 的重视,果然非同一般。百余人齐聚训示,这是要将其视作心腹骨干来打磨了。
乾清宫前的汉白玉丹墀宽阔平整,映着渐沉的暮色,透着皇家独有的庄重肃穆。当朱由检身着常服缓步走出殿门时,丹墀之下已黑压压站满了人,粗略一数,正好百余人。他们按王承恩事先的安排,大致站成几个规整的方块队列:绝大多数是从宫中遴选的宦官,年纪介于二十至四十岁之间,身着统一新制靛蓝内侍服,腰杆挺直,低眉顺眼地屏息静立,不敢有半分逾矩;队列右侧前方,则站着六名身着淡青色宫装的女子,梳着整齐发髻,年龄约莫十六至二十岁,虽也垂首恭立,姿态中却少了宦官的谦卑,多了几分文秀清雅之气 —— 这便是王承恩按朱由检要求,从宫中女官与知书达理的宫女中遴选出的 “女秘书”。
百余人齐聚,竟无半分喧哗,唯有风吹过宫檐角铃的细微声响。他们心中交织着紧张、激动与好奇:能入选这前所未有的 “秘书班子”,意味着脱离了以往繁杂劳役,可未来究竟是福是祸,却又难以揣测。
朱由检站在丹墀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心中暗忖:规模初具,气象一新。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殿前清晰传开,带着帝王独有的穿透力:“都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朕遴选出来的人才。”
众人依言缓缓抬头,目光敬畏地投向台阶之上的年轻皇帝,眼神中藏着几分试探与期待。
“你们可知,朕为何要将你们从宫中各处选拔出来,聚于此地成立这‘秘书班子’?” 朱由检朗声发问。
队列中微微骚动,一名站在宦官队列前排、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回皇爷,王公公训示,是伺候皇爷处理文书、整理章奏、记录日程、传递消息。”
“说得不错,但不止于此!” 朱由检肯定了他的回答,声音陡然提高几分,“文书传递、跑腿宣旨,寻常内侍亦可为之。朕将你们选出来,只因你们皆是内书堂出身,或通晓文墨,或心细如发,是宦官与女官中的佼佼者 —— 你们,是朕需要的人才!”
“人才” 二字,字字千钧,如石子投入静湖,在众人心中激起汹涌涟漪。他们身为内侍宫人,何曾被人,尤其是被皇帝亲口称作 “人才”?那几名女官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扫过,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振奋。
“朕的身边,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朱由检语气铿锵,“日后,朕的旨意起草、文书归档、日程安排、信息汇总,乃至与各部院的机要文书往来,诸多核心事务都会经由你们之手。你们是朕的眼睛、耳朵与手脚的延伸,是确保朕能摆脱琐务纠缠、高效处理军国要政的关键一环!”
他这番话,将这个新职位的重要性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下方百余人听得心潮澎湃。他们原以为不过是做些高级文书或近侍的活计,万万没想到竟能参与机要、辅佐国政。
“你们且用心做事、潜心学习。” 朱由检话锋一转,开始描绘切实可见的前程,“在朕身边,你们既能亲历国家大事的决策过程,朕也会时常提点,教你们一些更高效的处事方法与学问。”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郑重如誓:“只要你们表现出色、忠诚可靠,将来宫中二十四衙门,各监局、司、库,乃至派驻皇庄、织造、未来皇家商队的重要职位,若有主管出缺,朕必优先从你们之中简拔任用!”
青云之路就此铺展在脚下!下方众人,无论宦官还是女官,眼神瞬间燃起炽热光芒 —— 内廷实权职位、外派肥缺,这是他们以往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前程!皇帝的金口玉言,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动力。
“当然,” 朱由检话锋陡然一转,神色瞬间严肃,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丹墀,让所有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权力意味着责任,更需洁身自好!朕对你们有三点铁律要求,需刻骨铭心,若有触犯,朕绝不姑息!”
“第一,口风要严!凡经手之事,无论巨细,不得向外泄露半分,包括其他不相干的内侍、宫人乃至外朝官员!朕会订立详细的保密条例,尔等需熟记恪守,违者以谋逆论处!”
“第二,手脚要净!不得借职务之便,收受任何人的贿赂,不得替任何人打探消息、传递关节。朕给你们的俸禄赏赐,会远超你们冒险贪墨所得,且来得堂堂正正、安稳长久!”
“第三,做事要准!传递文书不得延误、错漏;记录旨意不得歪曲、臆测;整理文档不得杂乱、遗失。凡事需有记录、有流程、有回音,形成定规,不得有半分马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