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昭在三更天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
冷汗浸透了中衣,她蜷在床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梦中那柄横在颈间的剑仍在眼前晃动,雪沫子混着血珠砸在她脸上,凉得刺骨。
她摸向左手食指,指尖那圈乌青已蔓延到指节,像条发黑的蛇正往腕间爬——这是烛烬反噬的征兆,母亲临终前说过,用魂魄听太多亡者执念,活人筋骨会被怨气啃噬。
“吱呀——”
窗棂被夜风吹得轻响,她望着案头那包用红绸裹着的残烛灰,喉间泛起腥甜。
那是从沈府祠堂香炉里扫来的,每粒灰烬都沾过沈御史旧友的血。
她攥紧红绸,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落在绸面上,晕开个极小的红点。
“昭姐姐。”
清稚的嗓音从窗外传来。
林晚昭抬头,见院墙上坐着个瘦小的身影,月光给他镀了层银边,连发顶翘起的呆毛都泛着白。
那是烛烬拾心童阿烛,总背着个破布缝的口袋,里面装着京都所有被丢弃的残烛。
她翻身下床,推开窗:“进来。”
阿烛像只猫似的溜进屋子,口袋里的烛头丁零当啷响。
他蹲在案前,骨节分明的小手轻轻抚过红绸,灰末便随着他的动作腾起,在空中凝成模糊的光影。
林晚昭屏住呼吸,看见那些灰粒渐渐聚成雪片形状,接着是铠甲,是染血的剑穗。
“……我替你死,你替我活……”阿烛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可你活成了鬼。”
最后一个字落地时,案上的茶盏突然炸裂。
林晚昭的指尖猛地刺痛,那圈乌青又往腕上爬了半寸。
她盯着阿烛,少年的眼白泛着淡蓝,是拼心时被亡魂执念浸染的颜色。
“他们要烧祠堂。”她突然开口。
阿烛的手指顿住,灰粒簌簌落回红绸。
林晚昭从袖中摸出块碎银,“去西市找老周头,买十斤青檀炭,今夜子时前送到沈府后巷。”
阿烛接过碎银,转身要走,又回头看她:“昭姐姐的手……”
“无妨。”林晚昭将手藏进袖中,“去罢。”
月上中天时,沈府祠堂的影壁后,两个身影正蹑手蹑脚移动。
家仆阿福的袖中揣着火油袋,每走一步都能闻到刺鼻的油味。
他的额头全是汗,火折子在掌心攥得发烫——那郎中说,只要烧了祠堂里的旧账本,沈家就再没翻案的凭据。
祠堂门突然发出轻响。
阿福的手一抖,火油袋撞在墙上,湿了半片衣襟。
他抬头,只见祠堂梁上挂着串残烛,烛芯在风里摇晃,投下的影子像无数只手。
更可怕的是那些影子里似乎有张张人脸,有的戴盔,有的穿官服,全盯着他。
“鬼、鬼啊——”阿福尖叫着瘫坐在地,火油袋骨碌碌滚到供桌下。
“闭嘴。”
冷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阿福回头,见林府三爷林宗正站在月光里,手里攥着他方才掉的火折子。
林宗正的目光扫过他胸前的火油渍,又落在梁上的残烛串上,喉结动了动:“你烧的不是祠堂。”他蹲下来,火折子在阿福眼前晃了晃,“是沈家最后的良心。”
阿福浑身发抖,突然哭出声:“三爷,那郎中说烧了就能得五十两……”
“五十两?”林宗正嗤笑一声,将火折子收进袖中,“你可知那本账里记着当年赈灾粮的数目?
烧了它,沈御史背了十年的贪墨罪名,就真成铁案了。“他伸手拽起阿福,”跟我去见林姑娘,她要的是真相,不是多一条人命。“
与此同时,沈府正院的偏厅里,沈知远已经三天没出过门。
窗纸被风刮得哗哗响,他坐在地上,面前堆着父亲当年的奏疏。
每封奏疏的结尾都盖着“留中不发”的朱印,墨迹早已褪成淡红,像旧伤未愈的疤。
案头那碗参汤早凉了,他却连看都没看一眼——自从知道父亲当年不是不敢辩,而是用沉默换活命,他连饭都咽不下去。
门被推开。
沈知远抬头,见林晚昭抱着个青檀木匣站在门口。
她的脸色比窗纸还白,左腕用布条缠着,指节从布条里露出来,青得像浸了墨。
“你又用那劳什子异能了?”他站起身,声音发哑。
林晚昭没回答,径直走到祠堂的供桌前。
她打开木匣,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截残烛,每截都用金线缠着。“这是你父亲旧友最后执过的烛。”她取出一截,用银剪挑开烛芯,“我要让你看真相。”
沈知远刚要阻止,却见林晚昭咬破舌尖,鲜血滴在烛芯上。
蓝焰“腾”地蹿起半尺高,祠堂里的温度骤降。
他后退两步,撞在供桌上,看着那火焰中浮现出一片雪地——穿着将军铠甲的男人跪在地上,剑刃割开喉咙的瞬间,血珠溅在一卷奏章上。
“知远……别走你父的路……”
将军的口型清晰可见,声音却像从极远的地方飘来。
沈知远的膝盖一软,差点栽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庶女的亡者清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庶女的亡者清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