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商海试水展锋芒
1981 年的上海,这座东方魔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时代变革的浪潮。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
张芳芳,这位七八届上海财经学院的优秀学子,同时也是一对 3 岁龙凤胎的母亲,此刻正站在南京路百货公司的橱窗前。
她手里紧攥着课题结项奖金,目光透过明亮的橱窗玻璃,看着里面陈列的的确良衬衫和电子手表。
玻璃上映出她略显青涩却透着坚毅的脸庞,那些商品与街边小商贩兜售的同款形成鲜明对比,这不禁让她联想到在课题研究中关于市场供需的种种结论。
“要不要试试?”赵凌云不知何时悄然站到她身后,手中晃动着两张展销会的入场券,脸上带笑容地说道,“听说这次展销会可有不少港商参展,说不定能给咱们的课题研究带来新灵感。”
张芳芳、赵凌云和陈默然三人,一直热衷于课题研究,试图从学术角度剖析商业市场的变化规律。此时,听到赵凌云的提议,张芳芳心动了。
两人随即挤进展销会现场,瞬间被嘈杂却充满活力的氛围包围。粤语、英语和上海话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多元文化的交响乐。而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让张芳芳目不暇接。
突然,她的目光被角落里一个塑料玩具摊位深深吸引。摊位上摆放着色彩鲜艳的变形金刚,它们造型独特,线条流畅,与国内传统的单调铁皮玩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这些充满创意的玩具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瞬间点燃了张芳芳内心深处对于商业机会的敏锐嗅觉。
“这些玩具在国内肯定有市场!”张芳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迫不及待地走过去,与摊主用她刚学不久还稍显生硬的粤语攀谈起来。
在交流中,张芳芳得知对方原来是香港一家玩具厂的代理商。顿时兴奋不已,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如果我能在上海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我们能不能合作一下?”
对方上下狐疑地打量着这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姑娘,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语气中透着谨慎,“小阿妹,侬晓得玩具批发生意要多少本钱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回到学校后,张芳芳一刻也没有耽搁,连夜召集陈默然和赵凌云。昏黄的电灯下,三人围坐在一起,张芳芳摊开那张画满批注的市场分析图,图上的一些标记和数据,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和对市场的洞察。
“上海足足有三百万儿童,根据我们前期调研得出的消费能力,如果能够合理定价,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她阐述着自己的想法,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可启动资金从哪来呢?”陈默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冷静地提出了关键问题,“就算能争取到分期付款,首批进货至少也得五百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咱们一时半会儿上哪凑去?”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之时,赵凌云突然一拍桌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大声说道:“发动同学凑啊!咱们写个入股协议,赚了钱就按比例分红,这样大家既能参与进来,又能分担风险!”
这个提议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他们在同学中宣传这个项目。
同学们被他们的热情和商业构想所打动,纷纷解囊相助。最终,就有十几名同学一共凑出了 380 元,张芳芳也掏出自己存了许久的 120 元存单,终于凑齐了首批货款。
当那辆集装箱卡车缓缓地停在学校仓库前时,张芳芳站在堆满玩具的纸箱前,心中既兴奋又紧张,手都在微微发抖。这些纸箱里装着的,不仅仅是玩具,更是他们的梦想和未来。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当他们满怀信心地找到国营商店,希望能够将这些玩具摆上货架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国营商店给出的理由是“这类玩具不符合主流审美”,这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们心中的热情。
但张芳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咬着牙,毅然做出决定,“我们去摆地摊!”第二天清晨五点,天还未亮,城市仍在沉睡之中,张芳芳和赵凌云便蹬着三轮车,载着满满的一车玩具,迎着寒风来到工人文化宫门口。
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但张芳芳没有丝毫退缩。她站在街边,高高举着变形金刚,大声吆喝着,“小朋友快看!会变形的机器人!”
起初,路人只是出于好奇,围过来观望。但张芳芳并没有放弃,依旧耐心地介绍着玩具的玩法和特点。终于,一个小男孩被吸引住了,哭闹着非要买一个。
家长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掏出了钱。这第一笔生意,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希望的火焰。当天傍晚清点时,他们惊喜地发现,竟然卖出了三分之一的货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