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慈宁殿精致的茜纱窗,将浮尘染成跳跃的金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安息香,却压不住一种奇异的、与庄严肃穆的宫殿格格不入的律动。
“咚!哒哒!咚!哒哒!”
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鼓点,伴随着编钟清越的敲击,在空旷的殿宇间回荡。殿中央,太后一身便于活动的绛紫缠枝莲纹窄袖襦裙,发髻高绾,簪一支简洁的金凤步摇,正随着那奇特的韵律,伸展手臂,扭动腰肢,脚下踩着精准的节拍点。她神情专注,脸颊因运动而泛着健康的红晕,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中却闪烁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纯粹的光亮。十几个年轻宫女分列两侧,模仿着太后的动作,虽有些笨拙,但气氛热烈。
“对!就这样!手臂再抬高些!步子跟上!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太后口中喊着号子,动作愈发流畅,仿佛全身的筋骨都被这充满野趣的旋律唤醒,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中。
殿外侍立的嬷嬷和女官们,眼观鼻鼻观心,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眼角眉梢的抽搐却暴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这…这成何体统!堂堂太后,竟在寝殿内领着宫女…群魔乱舞?(在她们看来)那曲子虽被苏学士美其名曰《凤鸣朝阳调》,可这节奏,这动作,分明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市井俚俗之气!哪里还有半分母仪天下的雍容?
“好!停!”一曲终了,太后收势,气息微喘,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接过宫女奉上的温帕子擦汗,“这曲子好!筋骨都活动开了!比那些软绵绵的宫商角徵羽强多了!苏卿果然懂哀家!”
她兴致勃勃地走到一旁摆放着那卷奇特乐谱的案几旁,拿起朱笔,在谱子上勾画着:“这里…哀家觉得再加两个鼓点更带劲!还有这段,转身的动作可以再大些…嗯,就这么改!”她沉浸在“编舞大师”的角色里,浑然不觉殿外侍立者们内心的崩溃。
一个穿着靛蓝宫装、眉眼精明的中年女官悄悄挪到掌事嬷嬷刘氏身边,压低声音,带着难掩的焦虑:“刘嬷嬷,您看这…这都连着三日了!太后娘娘沉迷此道,连每日批阅宫务的时辰都耽搁了!长此以往,后宫规矩何存?若传出去…”她是尚宫局的掌印女官,最重规矩体统。
刘嬷嬷眉头紧锁,看着殿内依旧兴致盎然的太后,叹了口气:“苏学士献的羹汤和曲子,把娘娘哄住了。眼下娘娘正在兴头上,谁去触这个霉头?再者…那日御街的事,娘娘似乎也信了官家是为查案…”她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太后现在对官家和苏学士的“新玩意儿”正上头,劝不动。
“可也不能由着娘娘…”掌印女官还想说什么。
“由着哀家什么?”太后的声音突然从殿内传来,带着一丝不悦的冷意。她不知何时已走到殿门口,目光如电般扫过窃窃私语的两人。
刘嬷嬷和掌印女官吓得魂飞魄散,噗通跪倒:“娘娘息怒!奴婢们…奴婢们是担心娘娘凤体,怕娘娘累着…”
“哼!”太后冷哼一声,拂袖转身,“哀家精神好得很!用不着你们瞎操心!传哀家懿旨,让尚仪局再调八个乐工来,哀家要重新编排鼓点和编钟!还有,内务府新进的那批湖州软缎,给哀家和这些丫头们各裁一身新的舞衣!要窄袖束腰,方便活动的!”
看着太后重新投入“编舞大业”的背影,刘嬷嬷和掌印女官相视苦笑,眼中充满了对后宫未来的深深忧虑。这慈宁殿的BGM(背景音乐)…怕是要长久响下去了。
---
与慈宁殿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垂拱殿内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夕的低气压。
紫宸御座上,赵小川面无表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紫檀扶手。他面前宽大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像一座沉默的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出灼人的岩浆。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带着刺眼的“劾”字!
“臣御史中丞王黼冒死劾奏:官家身负社稷,当垂拱而治,以德化民。然近观圣行,实令臣等忧心如焚!其一,纵容皇后孟氏,着布衣,混迹市井,于御街抛头露面,献舞娱众,形同伶优,致使天家威仪扫地,国体蒙羞!此乃牝鸡司晨之兆,祸乱宫闱之始也!其二,奇技淫巧,不务正业!所谓‘木牛流马’,惊扰朝仪,险伤大臣,徒耗国帑,贻笑大方!更有甚者,竟欲于宫内设‘车道’,变庄严庙堂为市井驰道,何其荒谬!其三…”
赵小川懒得再看下去,随手将这封引经据典、骂得酣畅淋漓的奏折丢到一旁。下面还有:
“臣礼部侍郎李邦彦泣血上奏:祖宗礼法,国之根本!皇后当居深宫,母仪天下,岂可效仿商贾贩夫之妻,行那等轻佻之举?官家不加以约束,反与之同流,扮作落难书生…此等行径,置列祖列宗于何地?置天下臣民之望于何地?臣恐长此以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啊!”
“臣户部给事中白时中附议:木牛流马之制,工部核算靡费甚巨!宫内修‘车道’,更需征调民夫,摊派物料,劳民伤财!值此黄河水患初平,国库空虚之际,官家不思励精图治,反行此无益之举,臣实痛心疾首!请官家立毁奇器,停罢工役,以安民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