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领导关切地问:凌云同志,从县委书记调到林业局,工作环境变化很大,还适应吗?
凌云从容回答:谢谢领导关心。我觉得林业工作很有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够为清源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我很荣幸。而且,我最早就是在林业系统工作的,现在算是回归本行。
另一位领导问:你提出的林业+发展思路很有新意,但实施起来会不会有困难?
确实会有困难,凌云坦诚地说,但我们可以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先做起来。比如白云岭林场,生态条件好,距离城区也不算太远,很适合开发生态旅游。我们可以先在这里搞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
汇报结束后,在返回林业局的路上,凌云望着车窗外连绵的青山,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他知道,在这片广袤的林海里,同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不同的是,这次他要探索的,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回到办公室,他立即开始组织起草《清源市林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他召集相关处室负责人,亲自参与规划框架的讨论,对每一个章节都提出具体要求。
规划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凌云在规划讨论会上说,既要体现生态优先,又要考虑经济发展;既要突出政府主导,又要调动市场力量;既要注重保护,又要合理利用。
在他的亲自指导下,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各处室都行动起来,收集资料,研究政策,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林业局办公楼里,经常可以看到加班的身影。
与此同时,凌云也开始着手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他协调交通部门,争取到了林区道路维修资金;与科技部门合作,启动了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还亲自带队到省里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一次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凌云充满信心地说:林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护好、发展好清源的绿水青山。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清源林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新任局长的认可,也是对林业事业发展的期待。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凌云越来越感受到林业工作的独特魅力。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他找到了新的奋斗舞台。虽然工作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但他那颗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变。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将继续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为清源的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凌云展现出了他在基层工作时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亲自带队深入林区,实地考察各个林场的具体情况。每到一处,他都要与林场职工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调研过程中,凌云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很多林场的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在某个偏远林场,职工们还住在几十年前建的平房里,屋顶漏雨,墙壁开裂。凌云当即指示相关科室,要尽快制定林场危房改造计划。
职工们常年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我们不能让他们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凌云在现场对随行人员说。
除了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凌云还特别关注林业产业发展。他组织召开了林业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基层林业干部一起探讨发展思路。
我们不能守着金山要饭吃。凌云在座谈会上说,清源有这么好的林业资源,一定要想办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他的推动下,林业局启动了几个重点项目:在白云岭林场开展生态旅游试点,在青山林场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在绿水自然保护区探索碳汇交易。
这些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争取项目资金时,凌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带着相关材料,一次次到相关部门沟通。
凌局长,您这已经是第三次来了。市财政局局长半开玩笑地说。
为了林业发展,我来多少次都值得。凌云笑着说,这些项目对改善林区群众生活、保护生态环境都很重要。
最终,在凌云的坚持下,几个重点项目都争取到了启动资金。消息传来,林业局的干部职工都很振奋。
凌局长真是有办法。一位老科长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项目同时启动。
刘建明更是由衷地佩服:凌局长不仅懂业务,而且有思路、有魄力。看来我们清源林业真的要迎来大发展了。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凌云也没有忽视日常管理工作。他要求各处室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工作效率。他还特别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经常与年轻干部谈心,鼓励他们扎根林业、建功立业。
林业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凌云对一位刚入职的年轻干部说,你现在可能体会不深,等你在这一行干久了,就会爱上这片青山绿水。
在凌云的带动下,林业局的工作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整个单位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凌云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在他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清源林业发展的更宏伟蓝图。他要让清源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林业职工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清源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凌云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在这片熟悉的林海里,他开始了新的征程,继续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