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砚舟走出问询室,走廊的灯比刚才亮了些。他没抬头看,脚步也没停。消毒水的味道还缠在袖口,混着一点咖啡泼洒后的湿气。他刚拐过转角,就听见广播里念他的名字,通知他十分钟后到医学论坛主会场。
他应了一声,没人回应。
会场在五楼,电梯门开时,里面已经站了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有人低头刷手机,屏幕上正跳着一条热搜:“齐砚舟手术预演是玄学还是作弊?”他没说话,站在角落,手指在裤兜里轻轻敲了两下,像是在确认手表还在。
到了会场门口,他看见张明站在签到处,手里拿着演讲稿,金丝眼镜反着光。看见他,张明笑了笑,抬手推了推镜框。
齐砚舟点头,走了进去。
主讲台的大屏幕刚切换完画面,标题赫然写着:《齐砚舟手术预演功能涉嫌造假》。下面一行小字:数据来源为近三年公开手术录像及患者反馈统计。
台下已经有十几位专家落座,还有几台摄像机架在后排,直播信号正在调试。
张明走上台,清了清嗓子。
“各位同仁,今天我想讨论一个现象。”他声音平稳,“就是所谓‘预演手术’的能力。据传,齐主任能在手术前闭眼三秒,看到整个操作过程。这听起来很神奇,但医学是科学,不是神话。”
台下有人点头。
“我调取了过去三年齐主任主刀的十七台高危手术数据,发现一个规律——他的操作时间几乎完全一致,误差不超过十二秒。血管变异、器官位移、出血量波动,这些变量在现实中不可能被完全预测。”
他点了一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一组对比图。
“我用旧版CT重建模型模拟了其中五台手术,发现齐主任的实际路径与理想路径重合度高达98.6%。这不合理。除非……他提前知道结果。”
台下开始有议论声。
齐砚舟坐在第三排,双手放在膝盖上,没动。
张明继续说:“我不是在指控谁造假。我只是提醒大家,当一个人被捧成神,我们更该保持清醒。医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他说完,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主持人转向齐砚舟:“齐主任,您有什么回应?”
齐砚舟站起来,走到台前。
“你用的CT数据,是三年前的版本吧?”他看着张明,“去年系统升级过AI建模算法,你这组对比,基础就不成立。”
张明眼神闪了一下,但很快恢复。
“技术细节可以再讨论。但我质疑的是逻辑。没有人能精准预测三秒后的事,除非……他根本不是在预演。”
台下有人低声说:“透视眼?”
齐砚舟没理那句调侃,只盯着张明:“你做这个研究,花了多久?”
“三个月。”张明答。
“那你应该知道,我每台手术前都会看最新影像,记下每一个细节。我的‘预演’,是基于经验和知识的快速推演。它不是超能力,是训练出来的判断力。”
“可你的动作太准了。”另一名专家开口,“就像你能看见一样。”
“那您觉得,”齐砚舟问,“我该怎么证明我没作弊?”
话音刚落,主持人宣布进入直播模拟手术环节。
舞台中央摆着一台高仿真人体模型,连接着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系统。主题是急性冠脉介入治疗,全程直播。
张明坐到副控台,负责解说。
弹幕很快刷了起来。
“开挂医生上线。”
“预演哥来了,快看透视眼。”
“赌五毛,待会导丝一次到位。”
齐砚舟扫了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数据流。弹幕IP集中在三个区域,且发言间隔几乎一致。他不动声色,戴上手套,拿起导管。
“现在开始模拟左前降支支架植入。”他说。
他正要动手,突然抬头看向镜头。
“各位观众,如果真有人能预知未来三秒,现在应该知道——这位‘病人’即将突发急性心梗。”
话音落下,模型的心电图立刻报警,ST段急剧抬高,血压骤降。
全场一静。
张明猛地站起身:“这不可能!系统设定没有这一步!”
技术人员慌忙检查后台。
“系统正常!是模型自主触发的危象模式!”
齐砚舟已经摘下听诊器,放在台上。他闭上眼。
三秒。
血管走向、斑块位置、血流阻力,全在脑中闪过。
他睁眼,执刀切开模拟皮肤,导丝推进,穿过狭窄处,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全程没看监控屏,手稳得像机器。
血流恢复信号响起时,计时器显示用时四分三十八秒。
台下没人鼓掌。
医院调查组的组长坐在第一排,手里捏着一份质疑报告。他的手指用力,纸张边缘裂开一道口子,指尖渗出血珠。
齐砚舟脱下手套,拿起自己的听诊器,重新挂回脖子。
“我说过了,这不是预知。”他看着张明,“这是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手术预演之医圣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手术预演之医圣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