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星幕下的帐篷之夜,像一剂强效的安抚,将身心最后一丝尘埃也涤荡干净。当第一缕晨光如同金色的薄纱,透过帐篷的纱窗轻柔地唤醒了他们,张陆桉和黄亦玫感到的是一种焕然新生的活力。没有赖床,他们利落地收拾行装,拆解帐篷,将昨夜的“巢穴”仔细地收回吉普车,仿佛不曾打扰过这片草原分毫,只带走满心的宁静与力量。
引擎再次轰鸣,却不是告别,而是向着下一段未知风景的致意。黑色的吉普车调转方向,不再留恋于一望无际的平坦,而是朝着东北方向,向着大兴安岭的余脉——宝格达山林场,稳健驶去。
驶出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地貌开始发生奇妙的蜕变。无垠的草甸如同缓缓收拢的绿色裙摆,地势逐渐隆起,远山的轮廓从淡雅的水墨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浓郁厚重的油彩。空气也变得不同,草原上那种开阔的、带着野性的气息,渐渐被一种湿润的、富含负氧离子的林木清香所取代。
当他们正式驶入宝格达山林场的区域,仿佛瞬间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绿色王国。笔直修长的白桦林,像列队的银色卫士,树干上的“眼睛”好奇地注视着这唯一的访客;苍劲古老的落叶松和樟子松,撑开墨绿色的华盖,遮天蔽日;间或出现的白杨树,叶片在风中哗哗作响,如同无数面摇动的银色小铃铛。
公路在密林中蜿蜒穿行,像一条灰色的丝带在无边的绿海中漂浮。阳光被茂密的枝叶切割成无数细碎的光斑,跳跃在路面和车前盖上,明明灭灭,如同梦境。黄亦玫彻底摇下了车窗,深深呼吸着那混合着松针、腐殖土和不知名野花的清冽空气,感觉每一个肺泡都被清洗得透亮。
“好像开进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氧气工厂。”她感叹道,声音都不自觉地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片古老的静谧。
张陆桉也放缓了车速,享受着这不同于草原旷达的、充满生命密度的驾驶体验。方向盘在手中沉稳转动,绕过一个个弯道,每一次转角,都可能呈现出一幅新的林间画卷——或许是一处潺潺的溪流,或许是一片突然开阔的、开满野花的林间空地。
他们在一个溪水淙淙的路边停了下来。水温冰冽清澈,可以看见水底圆润的鹅卵石。黄亦玫像个小女孩一样,脱了鞋袜,赤脚踩在溪边的石头上,感受着那刺骨的凉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带来一种清醒的狂喜。张陆桉则靠在车边,用长焦镜头捕捉着林间跳跃的松鼠和色彩斑斓的鸟儿。
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林木的呼吸拉长了,变得缓慢而粘稠。他们不再急于赶路,而是允许自己迷失在这片绿色的迷宫之中,直到林间的光线开始变得柔和,才重新上路,带着满身的草木清香,驶向当晚的目的地——阿尔山。
当阿尔山小城的轮廓出现在林海尽头时,一种混合着欧式风情与林区特色的独特气质扑面而来。色彩明快的建筑尖顶,与背后深绿色的山峦相映成趣。
他们入住了一家以温泉着称的酒店。房间的阳台正对着苍翠的山景。旅途的劳顿,尤其是林中穿行带来的微凉湿气,在踏入房间的那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宣泄口。
晚餐后,最重要的仪式便是泡温泉。在朦胧的夜色和庭院灯柔和的光线下,温暖的泉水包裹住全身每一个毛孔,驱散了骨子里的最后一丝疲惫。黄亦玫靠在池边,仰头望着从林间缝隙中露出的稀疏星辰,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感觉从草原的尘埃,到森林的湿气,都被这温泉泡化了。”
张陆桉在她身边,闭着眼,感受着热流在四肢百骸游走,思绪放空。这是一种与草原露营截然不同的享受,是文明对疲惫旅人的温柔犒赏。温泉的热度,仿佛也将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默契,蒸腾得更加浓郁。
第二天,他们向着更北的边境线进发。阿尔山口岸,国门巍然屹立,庄严肃穆。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界碑,以及对面异国的山峦和土地。那种“祖国在我身后”的家国情怀,与“世界在眼前”的开阔感,在此刻交织在一起。
风很大,吹得国旗猎猎作响。黄亦玫挽着张陆桉的手臂,望着对面那片陌生的土地,心中涌起的并非好奇的探险欲,而是一种深刻的认知——无论走多远,身后的这片土地,才是他们出发和归来的坐标。张陆桉则用相机拍下了国门与远山,这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他们旅程的边界,也象征着情感扎根的深度。
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长,但那份站在国门前的感受,却沉重而清晰。
终章:满洲里与套娃广场——跌入彩色的童话
离开口岸,一路向西,地貌再次逐渐过渡,森林退去,草原重现,但一种更加浓郁的、带有俄罗斯风情的异域色彩开始点缀其间。当满洲里这座城市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洋葱头式建筑顶,在蓝天下显得格外醒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