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轻飘飘的样子,不依靠邻居致富,因为心怀诚信而不加戒备。
含义:处于上位者(阴爻)以轻盈谦逊的姿态(翩翩)对待下位者(阳爻)。不凭借权势敛财(不富以其邻),因为彼此以诚相待,所以无需戒备(不戒以孚)。象征上下交心,互相信任。
六四故事:
时光如流水,悄无声息地冲刷着历史的河床。转眼间,那个曾在周公旦庇护下、于宗庙前懵懂聆听训诫的幼主成王姬诵,已长成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君主。他眉宇间继承了父亲武王的坚毅,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叔父周公赋予的睿智与深沉。镐京的宫阙在岁月中愈发巍峨,王朝的根基在太平中日益巩固,但一场无声的变革,正在这泰和盛世下悄然酝酿。
摄政府内,烛火摇曳。周公旦独坐案前,目光落在堆积如山的竹简上,却并未聚焦。他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圭,那是武王临终前托付给他的信物,象征着辅政之权,也承载着千钧重担。
窗外月色清明,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他低声吟诵着爻辞,嘴角泛起一丝释然的微笑。
东征的烽火、朝堂的争辩、洛邑的营建、与成王共度的那些忧思之夜……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如今,四海宾服,政通人和,成王也已具备了独立执掌江山的能力。是时候了。
他想起那些暗处未曾完全熄灭的流言蜚语。即便在他呕心沥血、平定叛乱、制礼作乐之后,仍有人窃窃私语,揣测他是否会贪恋权位,成为又一个伊尹、霍光般权倾朝野、甚至取而代之的权臣。
“轻飘飘的样子……”周公咀嚼着“翩翩”二字。这并非轻浮,而是一种姿态,一种在上位者主动放低身段、以轻盈谦逊之心对待下位者的智慧。他深知,权力如同双刃剑,握得太紧,反而会伤及自身与王朝的肌体。
“不依靠邻居致富……”他环顾这间陈设简朴的书房。作为摄政,掌控天下权柄多年,他若想积累私财,富甲天下,易如反掌。但他从未如此。他的封地在鲁,他却让儿子伯禽前往治理,自己留在镐京辅政,所得俸禄赏赐,多用于犒赏将士、抚恤孤寡,或充实国库。他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信谋取不当利益(不富以其邻)。他的“富”,在于王朝的安定,在于成王的成长,在于天下的归心。
“因为心怀诚信而不加戒备……”他与成王,名为叔侄,情同父子,更历经风雨考验。那份在流言与叛乱中淬炼出的信任,早已坚如磐石。他相信成王的判断,成王也深信他的忠诚。这份“孚”(诚信),是无需言说、却彼此笃定的根基。
翌日朝会,百官齐集。成王端坐于王位,气度沉稳。周公立于百官之首,却并未像往常那样率先奏事。
当议事渐毕,周公出列,步至丹陛之前,深深一揖。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权倾朝野的摄政身上。
“大王,”周公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臣,旦,今日有一事启奏。”
成王微微颔首:“叔父请讲。”
“自我周室克商定鼎,先王托孤,臣以菲薄之才,承蒙信赖,摄行国政,至今已十数载。”周公语调不急不缓,如同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往事,“赖祖宗庇佑,大王天资聪颖,更兼诸位臣工同心戮力,方有今日海内升平之象。如今,大王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已堪当大任。臣,恳请大王,准臣交还摄政之权,自此,军国大事,皆由大王圣心独断。”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交还权柄?在权力巅峰主动退下?这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实属罕见。一些老臣面露惊愕,一些将领眼神复杂,更有一些原本心存疑虑的官员,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位身形挺拔、神色坦荡的摄政公。
他竟真的要还政于王?如此干脆,如此彻底?
成王显然早已与叔父有过沟通,但亲耳听到在这庄重的朝堂上宣布,眼中仍不免泛起一丝动容。他站起身,快步走下王阶,亲手扶起深揖的周公。
“叔父!”成王的声音带着青年的清亮,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多年来,若无叔父殚精竭虑,匡扶社稷,周室天下,安有今日之泰?侄儿年幼时,全赖叔父教诲庇护;如今年长,更需叔父在旁时时提点。这摄政之位,叔父何必……”
“大王!”周公打断成王,目光恳切而决然,“臣之心志,已决。‘翩翩’者,非为虚名,实为社稷长治久安计。臣为臣子,辅政乃分内之事。如今大王既已成人,臣若仍居此位,非但于礼不合,更恐阻塞贤路,有碍大王施展雄才。请大王成全臣之心愿,亦成全这‘泰’世之局。”
他看着成王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继续道:“臣之所为,并非远离。臣仍为太师,仍是大王之臣。但凡国事有所询,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这决策之权,当重归王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