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的气氛压抑得如同雷雨前的天空,檀香与墨香混合着文武百官身上的朝服气息,却丝毫无法冲淡空气中的紧张。长孙无忌的死讯传开已逾半月,原本渐渐平息的朝堂风波,却因一份迟来的奏折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陛下!长孙大人临终前写下的奏折,臣等已寻得!虽只完成一半,却字字泣血,关乎大唐社稷安危啊!” 吏部尚书刘仁轨手持一卷泛黄的奏折,快步走出朝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将奏折高举过头顶,目光扫过殿内百官,眼中满是急切与凝重。
李治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长孙无忌虽因谋逆罪被赐死,可他毕竟是开国功臣,又是自己的舅父,其遗留的奏折若真有要事,绝不能轻视。“呈上来。” 李治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内侍接过奏折,小心翼翼地展开,朗声诵读起来:“臣长孙无忌,叩奏陛下。今观皇后武氏,野心勃勃,行事狠辣,其心恐不在后宫,而在朝堂。臣观其近日常与外臣勾结,尤以王承宗为甚,恐有取代陛下、颠覆大唐之心……”
“住口!” 话音未落,户部侍郎李义府便厉声打断,他快步出列,对着李治躬身行礼,语气激动,“陛下!长孙无忌乃谋逆之臣,其临终奏折必是污蔑皇后娘娘,意图扰乱朝堂!皇后娘娘贤良淑德,辅佐陛下治理朝政,劳苦功高,岂容此等奸人诋毁!”
“李侍郎此言差矣!” 兵部尚书裴行俭立刻反驳,他上前一步,与李义府对峙,“长孙大人虽有过错,却也是三朝元老,忠心耿耿。其奏折中所言,并非无的放矢!近日皇后娘娘与王承宗过从甚密,朝中已有诸多流言,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裴尚书是想与谋逆之臣同流合污吗?” 李义府怒视着裴行俭,语气尖锐,“皇后娘娘与王承宗往来,不过是为了安抚边疆,稳定朝局,何来勾结之说?裴尚书如此污蔑皇后,怕是别有用心!”
“你……” 裴行俭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反驳,却被一旁的礼部尚书许敬宗打断。
许敬宗走到殿中,对着李治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长孙无忌已死,其奏折不足为信。皇后娘娘辅佐陛下以来,朝政清明,民生安乐,此乃有目共睹。如今朝堂之上,竟有人借故散布谣言,诋毁皇后,实乃居心叵测!臣请陛下严惩造谣者,以正朝纲!”
“许尚书说得对!” 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纷纷出列,支持许敬宗的说法,“皇后娘娘贤德,绝无此等野心!长孙无忌的奏折乃是污蔑,请陛下明察!”
裴行俭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震惊与愤怒。他没想到,支持武媚娘的官员竟有如此之多。他转头看向武将行列,本以为武将们会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反对武媚娘,可当他看到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右领军卫将军张虔勖等人沉默的表情时,心彻底沉了下去 —— 这些平日里手握兵权的武将,此刻竟选择了默许,显然也是倾向于武媚娘的。
“陛下!” 裴行俭再次上前,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武将乃国之柱石,如今皇后娘娘竟已拉拢部分武将,若其真有不臣之心,后果不堪设想!长孙大人的奏折虽未完成,却也敲响了警钟,臣请陛下彻查皇后娘娘与王承宗的往来,防患于未然!”
“裴尚书这是在危言耸听!” 李义府立刻反驳,“程将军、张将军等人忠心耿耿,岂会被皇后娘娘拉拢?裴尚书如此猜忌,怕是想离间君臣关系,动摇大唐根基!”
一时间,朝堂之上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支持武媚娘的一派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人数众多,言辞激烈,不断指责长孙无忌的奏折是污蔑,要求严惩造谣者;反对武媚娘的一派以裴行俭、刘仁轨为首,人数较少,却据理力争,坚持要彻查此事,维护皇权。
李治坐在龙椅上,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看着殿内争论的百官,心中满是震惊与愤怒。他一直知道武媚娘在朝中颇有势力,却没想到,支持她的人竟已隐隐占据多数,甚至连武将中都有她的支持者。这意味着,武媚娘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后宫,深入到了朝堂的各个角落,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皇权。
“够了!” 李治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喝道,“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成何体统!长孙无忌的奏折,朕会亲自审阅。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退朝!”
说完,李治站起身,不等百官反应,便怒气冲冲地转身离开了太极殿。留下满殿百官面面相觑,支持武媚娘的官员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而反对武媚娘的官员则满脸忧色,却也无可奈何。
李治回到后宫,心中的怒火依旧难以平息。他坐在御书房的软榻上,手中紧紧攥着长孙无忌的奏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长孙无忌的话如同警钟,在他耳边不断回响。他想起武媚娘近日的所作所为,想起黑风口一战中武媚娘与王承宗的勾结,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