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泼洒在寿州城的每一片砖瓦之上。
刺史府的书房内,唯有一盏豆大的灯火,在料峭的春寒中挣扎着,将李昭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闷。
苏慕烟刚刚结束了她的叙述,她一路从庐州潜行而回,风尘仆仆的脸庞上写满了疲惫,但那双清亮的眸子却依旧锐利如刀。
她带回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书房内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激起了惊天骇浪。
“汪建已得杨行密授意,亲率庐州精锐,号称三万,正沿淝水秘密南下,其锋直指寿州。”苏慕烟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千钧,“杨行密更是许下诺言,若汪建能攻下寿州,便可自任淮南节度副使,开府建牙。”
节度副使!
这四个字让在场的几名心腹将领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仅是对汪建的重赏,更是对寿州刺史赵锽的公开羞辱和最后通牒。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入侵,更是杨行密精心布置的一场政治大戏。
他要用汪建这把刀,来试试赵锽这块盾究竟有多硬,试探他是否还心存观望,是否还敢与自己貌合神离。
若寿州被破,赵锽身死名裂,杨行密顺势接管,再无后顾之忧。
若赵锽侥幸守住,也必然元气大伤,只能彻底倒向杨行密,再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李昭缓缓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稳而有节奏的“笃笃”声。
他没有丝毫慌乱,深邃的眼眸中反而闪烁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兴奋。
危机,对于庸人是末日,但对于他这样的枭雄而言,却是踏上更高台阶的垫脚石。
次日清晨,寿州城中人心惶惶。
庐州将要大举来犯的消息,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已如瘟疫般传遍大街小巷。
城中百姓、尤其是那些刚刚逃难至此的流民,脸上都写满了恐惧。
就在这股恐慌即将发酵成动乱之际,刺史府的告示贴满了全城——李昭参军将登观星台,为寿州未来祈福问天。
观星台下,人头攒动。
全城的官员、士绅,以及被特意挑选出来的流民代表,都聚集于此。
他们仰着头,看着那个站在高台之上,身着一袭青衫,面容沉静的年轻人。
晨风吹拂着他的衣袍,让他看起来宛如遗世独立的仙人。
赵锽站在人群的最前方,面色复杂。
他本能地觉得李昭此举有些故弄玄虚,但在全城百姓的注视下,他只能选择沉默。
只听李昭朗声开口,声音清越,盖过了所有的嘈杂与议论:“诸位乡亲,诸位同袍!昨夜我夜观天象,见北斗七星之勺柄偏移,星光黯淡,此乃主兵戈之兆,预示着确有外敌将要侵扰我寿州边境!”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恐慌的情绪再次蔓延。
李昭却不为所动,他猛地抬手一指东南方,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念:“但!天象亦示,于我寿州东南方位,有紫微帝星熠熠生辉,光芒万丈,盖过了所有凶星!此乃天佑寿州,预示我军若能同心同德,奋勇抗敌,则必将大获全胜,化险为夷!”
他的话语充满了奇特的感染力,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台下众人的眼神,从最初的恐惧,渐渐转变为半信半疑,最后汇聚成一丝希望的火苗。
李昭趁热打铁,目光扫过赵锽,随即面向众人,大声提议:“为顺应天意,御敌于外,我提议,自今日起,全城宵禁,加强夜间巡逻队!征召城中流民壮丁为辅兵,分发器械,协助守城,守城一日,便可得米三升!此外,我恳请刺史大人立即下令,关闭所有城门,严查出入,断绝奸细!”
一番话有理有据,借“天意”之名,行备战之实。
那些流民代表一听到有饭吃,立刻高声拥护。
官员士绅们见人心可用,也纷纷附和。
赵锽被这股气势裹挟,心中虽对李昭愈发忌惮,却也明白此刻万万不能拂逆这股由“天意”和“民心”汇聚而成的洪流,只得硬着头皮点头应允:“准!一切便依李参军所言!”
命令一下,整个寿州城立刻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争堡垒。
城门轰然关闭,吊桥缓缓升起。
李昭的命令一道道发出,条理清晰,执行有力。
他命人连夜赶制了数倍于现有兵力的各式战旗,从城中征集了所有能找到的鼓号,分发下去。
夜幕降临后,在城外数里地的山林要道间,上百个巨大的草人被立起,穿上残破的甲胄,手持木枪。
一堆堆篝火被点燃,映照得山野间人影绰绰,仿佛有数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战鼓与号角声更是此起彼伏,彻夜不息,那声势,仿佛整个淮南的精锐都已汇聚于此。
这套疑兵之计,让派出探路的汪建前锋斥候惊疑不定,不敢贸然靠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