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的仪仗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驶离了那片沐浴在金色光芒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皇家学院,向着威严恢弘的咸阳宫方向行去。
宽阔的官道上,车轮碾过平整的路面,发出规律而沉闷的声响。随行的文武官员们,虽端坐于各自的车驾之内,心潮却远未平息。学院广场上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犹在耳畔,年轻学子们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泛红、因憧憬而发光的脸庞,依旧清晰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
中书令李斯与尚书令陈平同乘一车。李斯微微闭目,手指轻轻叩击着膝盖,仿佛仍在回味方才陛下那番高屋建瓴的训话。“陈尚书,今日观之,陛下所图,非止一代之强盛,实乃万世之基业啊。”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这些学子,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帝国肌体中最新鲜、最有力的血液。文学院锤炼其心志,理学院授予其利器,军事学院铸就其胆魄,政治学院明晰其责任……四院并举,相辅相成,陛下之深谋远虑,我等不及也。”
陈平闻言,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点头道:“中书令所言极是。尤其陛下对各学科精髓的阐述,可谓振聋发聩。‘无用之学,乃大用之源’,此言必将载入帝国史册,启迪后世。观那些理学院学子,钻研于常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公式、数据,却能衍生出秦魂火枪、秦魄重炮、火油动力机这等国之重器。还有那电学……虽目前看来仍是奇技淫巧,光怪陆离,但陛下对其评价如此之高,称之为‘通往未来之钥匙’,想必其中蕴藏着我等难以想象的伟力。”
“正是此理。”李斯睁开眼,目光中闪烁着精光,“陛下之眼光,早已超越时代。你我所要做的,便是紧跟陛下步伐,将这皇家学院产出之才、之学,尽快转化为治国安邦的实际力量。吏部、工部、兵部,往后有的忙了。尤其是这些‘天子门生’,其忠诚与能力经学院洗礼,必是陛下最可倚重的新锐,如何妥善安置,发挥其长,需早早筹划。”
陈平笑道:“李相考虑得是。看着他们,倒让我等觉得自己有些老了。不过,帝国能有如此朝气蓬勃的后继者,实乃大幸。想来,此刻其他同僚车驾中,所议话题,也大抵如此吧。”
诚如陈平所料,兵部尚书蒙恬与工部尚书程邈的马车内,讨论得更为具体。
蒙恬捋着短须,眼中难掩兴奋:“程尚书,今日军事学院演武,你可看清了?那些学员操作燧发枪、飞雷神炮,动作娴熟,口令清晰,更难得的是沙盘推演时展现出的战术思维,已初具将领雏形。假以时日,稍经战阵磨砺,必是我大秦军中之骨干!还有那韩广奇、杨慎行,两位院士,当年在学院时便是翘楚,如今主持研究所,成果斐然。陛下常说,未来战争,打的是国力,是科技,是人才,今日观之,此言不虚啊!”
程邈虽然更关心工程器械与民生改善,但对军事学院的成就也深感与有荣焉:“蒙尚书,何止军事学院?我工部与理学院、各研究所关联最深。韩广奇那边,秦魂火枪一旦定型列装,单兵战力必将飞跃;杨慎行的秦魄重炮,已是战场利器,如今他竟还在研究更快速的装填方法和不同弹种,此等精益求精之精神,令人敬佩。还有公输盘的火油动力机,若能解决轻量化难题,其应用前景,简直不可限量!届时,无论是‘腾云’履带车,还是战舰,乃至矿山、工坊,都将迎来巨变。我工部压力巨大,但也动力十足啊!”
他顿了顿,又想起扶苏视察时的指示,补充道:“陛下临走时交代,要改善学院实验室通风、热水供应等,此事也需立刻落实。学院乃人才与创新之源,其条件保障,不容有失。”
蒙恬点头称是:“陛下思虑周详。对了,杨慎行提及秦魄重炮的轮胎问题,以及韩广奇要求工部预生产零件车床,程尚书还需多费心。帝国军队若是能装备上这些神兵利器,儿郎们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分内之事,已命相关司局着手对接。”程邈应道,“如今学院、工部、兵部、户部,乃至皇家商号,已渐成一体,陛下居中调度,帝国机器运转之高效,前所未有。对此盛世景象,你我能参与其中,实乃幸事。”
两位重臣相视一笑,心中对帝国的未来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其他随行官员亦在各自车驾中低声议论,无不感慨皇家学院带来的新气象,以及对自身部门未来工作的影响。皇帝陛下这次视察,无疑给整个帝国的高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车队驶入咸阳宫,巍峨的宫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隔不断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因学院视察而激荡起的蓬勃朝气。官员们各自返回衙署,或处理积压公务,或召集下属传达陛下精神,整个帝国的中枢机构,在皇帝回归后,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
扶苏回到咸阳宫,并未直接返回后宫休息,而是径直来到了麒麟殿。虽然离宫仅半日,但案头已然堆积了一些需要他亲自批阅的紧急奏章。作为一位勤政的帝王,他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