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九州岛,肥前国。成国公次子朱寿镳率领着他的移藩队伍,终于抵达了这片被分配给他的土地。眼前并非想象中的蛮荒,经过明军之前的扫荡和初步治理,这里已有了基本秩序,但战争的创伤依旧随处可见,废弃的村庄,荒芜的田地,以及当地平民那麻木而隐带敌意的眼神。
朱寿镳没有浪费时间感怀。他立刻以带来的家丁部曲为核心,建立起简单的统治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命令:招募流散的日本平民和浪人,以工代赈,修复水利,开垦荒地;将他带来的汉人匠户与本地工匠集中,尝试恢复冶铁、制陶等手工业;利用其国公府的人脉,尝试与仍在长崎进行贸易的明朝商人建立联系,获取急需的物资。
然而,困难远超想象。语言不通是最大障碍,依赖通译效率极低,且易产生误解。本地残余的“残月”组织势力虽被大幅削弱,但仍像毒蛇一样潜伏在暗处,散播谣言,袭击落单的明人。部分跟随他而来的宗室子弟吃不了苦,开始抱怨,甚至萌生退意。
“都给我打起精神!”朱寿镳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拍案而起,脸上已褪去了京城的浮华,多了几分风霜与狠厉,“这里是咱们的地盘了!没人会把饭喂到我们嘴里!想回京城当米虫的,现在就可以滚!想跟着我在这里搏个封侯拜相的,就拿出魄力来!软的(怀柔安抚)要给,硬的(武力清剿)更要硬!让这些倭人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他的海外治政,在混乱与铁腕中,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紫禁城的暖阁内,炭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朱常洛面前摆放着各方奏报:王承恩关于勘探舰队准备就绪的密奏;朱由检关于组建“猎杀队”反向清剿的请示;江南清丈遇阻及相关的弹劾奏章;以及朱寿镳从九州发回的、充满困难却也显露出勃勃野心的第一份汇报。
他沉思良久,然后逐一做出批示:
对王承恩:“准。择吉日,悄然而行。朕期待佳音。”
对朱由检:“准。然需控制规模,勿过度深入,以肃清边境、获取情报为主。”
对江南清丈:“着都察院、锦衣卫,选派干员,密赴江南,核查弹劾真伪,并暗中收集地方豪强、胥吏阻挠清丈之实证。清丈之事,不可因噎废食,然方法可酌情调整,避免激化矛盾。”
对朱寿镳:“知难而上,方显男儿本色。朕已令东瀛督师府给予必要支持。望尔好自为之,勿负朕望。”
处理完政务,他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寰宇全舆图前。代表着新大陆的区域依旧是一片模糊的空白,但他知道,王承恩的舰队即将启航,去为那片空白填充上属于大明的色彩。北疆的血路,江南的微澜,九州的试刀,都是帝国在蜕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星火已燃,能否燎原,就看此番远航,能否为帝国带回足够的燃料与东风了。”朱常洛低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越过了重洋,落在了那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新土地上。
帝国的未来,系于内政的稳固,亦系于这向遥远星空的勇敢眺望。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