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结束时,夕阳正把张北县委大院的青砖墙面染成蜜糖色,老槐树的枝桠在风中轻摇,落下的碎影在地面上晃出温柔的弧度。县委副书记王强看着手表,快步追上刚走出会议室的李泽岚,语气里带着几分妥帖的周到:“李书记,这会儿快六点了,高部长难得来一趟张北,咱们班子成员合计着,想留他吃顿便饭再走——一来是尽尽地主之谊,二来也借这个机会,让您跟大伙儿再熟络熟络,顺便跟高部长多汇报汇报工作。”
李泽岚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身后的班子成员们:县长陈明正低头整理着文件,指尖在“三年大变样”工作方案上轻轻点着;组织部部长张莉正和宣传部部长孙建国低声交流,手里捏着一叠刚印好的干部作风调研问卷;政法委书记周志强、统战部部长吴峰、常务副县长李刚、人武部部长郑军也都站在不远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和王强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他略一思忖,便转身看向刚收拾好公文包的市委组织部部长高伟,快步上前半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高部长,您看这都到饭点了,张北虽然没什么山珍海味,但本地的莜面窝窝、手把肉还算有特色,都是农户家里常吃的家常菜。您留下来吃顿便饭,也让我们跟您多请教请教班子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事。”
高伟刚要迈步下楼,闻言停下脚步,低头看了眼手机上的日程提醒——晚上七点半有个市委组织部的紧急会议,他本想直接赶回市里,但看着李泽岚和一众班子成员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刚才班子会上大家对工作的投入劲儿,心里便软了下来。他笑着摇了摇头:“泽岚同志,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市里确实有个紧急会议等着我,这饭怕是吃不成了。”
“高部长,就一顿简单的便饭,耽误不了您多久!”王强连忙上前帮腔,语气里满是恳切,“咱们就在县委旁边的‘张北人家’吃,走路五分钟就到,都是提前跟老板打过招呼的家常菜,热乎着就能上。您这一路从市里过来,也没吃口热乎的,垫垫肚子再走,也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跟您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陈明也跟着上前一步,手里还拿着那份工作方案:“高部长,您放心,我们绝不铺张,就是想借着这顿饭,把张北接下来‘三年大变样’的具体思路跟您说说,您经验丰富,也帮我们把把关,看看哪里还需要调整。”
高伟看着众人真诚的模样,又抬头望了眼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行,就听你们的——不过说好,就吃家常菜,半小时必须走,可不能耽误了市里的会。”
“哎,好嘞!”王强立刻应下,转头对县委办主任吕方吩咐,“吕主任,你赶紧去‘张北人家’盯一下,就说我们十分钟后到,按之前说的标准来,四凉四热,都是本地菜,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好的王书记,我这就去。”吕方应声,快步下楼,一边走还一边拿出手机给饭馆老板打了电话,反复叮嘱“一定要家常,千万别超标”。
一行人簇拥着高伟往外走,李泽岚和高伟并肩走在前面,王强、陈明一左一右跟在两侧,其余班子成员按职务顺序跟在后面。楼道里的灯光柔和,映着大家的身影,倒像是一群共事多年的老伙计,少了几分官场的疏离,多了几分干事的热乎气。
“泽岚同志,刚才班子会上你提的‘摸实情、找路子、抓落地’三步走思路,想得很扎实。”高伟转头看向李泽岚,语气里带着赞许,“张北是农业大县,底子不薄,但就像你说的,‘种得好却卖得差’的问题得解决。你刚来,多跟陈明同志、王强同志沟通,他们一个熟悉政府行政,一个是‘老张北’,能给你不少帮助。”
“您放心,我记在心里了。”李泽岚点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陈明和王强,“今天跟班子成员们一聊,我心里踏实多了——陈县长对项目落地的细节把握得细,王书记对各乡镇的情况门儿清,张部长抓干部作风思路清晰,孙部长搞宣传有想法,周书记、吴部长、李县长、郑部长也都各有专长,接下来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肯定能把事干好。”
陈明听到这话,连忙笑着接话:“李书记太客气了,以后县委定了方向,县政府这边一定全力执行,绝不打折扣。”
王强也跟着说:“是啊,李书记,您尽管放心,县里的沟沟坎坎我都熟,不管是去乡镇调研还是跟农户打交道,我都陪着您。”
说话间,就到了“张北人家”。这是一家开了十几年的家常菜馆,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门楣上的木牌写着“张北人家”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走进店里,空气中飘着莜麦的香气和羊肉的鲜味,墙上贴着张北草原的风景照,还有几幅农户画的民俗画,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吕方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众人来,连忙引着往里走:“高部长,李书记,包间在二楼,叫‘草原情’,窗户朝街,还能看到对面的菜市场,挺热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