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不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在正史上也是有真人的。
《宋史·岳飞列传》有“(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语。
周桐师门力量也不容小觑。
大陆第卢俊义、二徒弟史文恭(后因心术不正被清出师门)、三徒弟林冲、四徒弟岳飞(也有说是收为了义子),其实岳飞几个发小也是跟着一起学的,但正式承认的就只有岳飞一人。
另外师弟栾廷玉(祝家庄铁棒),还有个孙立(人称“病尉迟”,又称“孙提神”),还有传闻中的不记名弟子武松。
当然,现在周桐是不可能能收武松为徒了。
周侗目光落在朱瞻基身上,上下略一打量,那双古井般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他阅人无数,眼前这年轻人看似儒雅内敛,但气度沉凝如山岳,根基之深厚、精气神之完满,竟是他平生仅见!更难得的是那份内蕴的锋芒与雍容,绝非池中之物。
随机见猎心喜,生出了爱才之心,心里又想收徒了。
不过这事也不能鲁莽,所以他打算先了解一下再说。
周桐微微颔首,语气平和。
“武公子气宇不凡,老朽有礼了。”
进入厅堂落座奉茶后,卢俊义按捺不住兴奋,对周侗道。
“师父有所不知,这位武公子不仅见识广博,一身武艺更是超凡入圣!前几日弟子与他切磋,用尽全力,也不过支撑了一百二十余招便告落败,心服口服!弟子观其枪法,实已至化境,堪称当世独步!”
“哦?”
周侗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朱瞻基的兴趣更浓了。
卢俊义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天赋异禀,根基扎实,得他真传,一身武艺在周侗看来已臻一流巅峰。能在一百二十招内让卢俊义心服口服认输,此等人物,天下罕见!
“俊义所言当真?武公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造诣?”
朱瞻基谦逊道:“卢员外谬赞了。晚辈只是侥幸,卢员外‘枪棒无双’之名,实至名归。”
周侗抚须微笑:“武公子不必过谦。俊义之能,老朽深知。能让他如此推崇,必有过人之处。老朽痴活七十余载,于武学一道略有所得,今日得遇俊彦,见猎心喜。不知武公子可愿与老朽搭搭手,点到为止,印证一二?”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宗师气度。
朱瞻基心中亦是一动,能与这位传说中的大宗师切磋,怎么都不会是坏事。
他起身抱拳:“能得老前辈指点,是晚辈的福分,求之不得!请前辈赐教!”
两人来到庭院之中,相对而立。
周侗依旧是一身半旧灰色布袍,负手而立,气定神闲,身形如老松扎根,纹丝不动。
他虽须发皆白,但骨架宽大,尤其那对臂膀,即使隔着衣衫也能感受到其蕴含的惊人力量与韧性,无愧“铁臂膀”之称。
朱瞻基亦收敛气息,凝神以待,将状态调整至巅峰。
他深知眼前这位名震天下的“陕西大侠”,乃是将外家拳法练至登峰造极的宗师人物,一身功夫皆在筋骨皮膜、招式精纯与千锤百炼的实战经验之中。
没有惊天动地的起手式,周侗目光如电,锁定朱瞻基。
他身形微动,脚下踏着稳如磐石的“五步十三枪戳脚”根基步法,一步踏出,竟已欺近丈许距离!
同时,那对名传天下的“铁臂膀”之一,右手,五指如钢钩般微张,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似缓实急,直拿朱瞻基胸前要穴(如膻中、华盖)。
这一拿,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蕴含着周侗浸淫数十年的翻子拳擒拿锁扣精要,快、准、狠!
五指笼罩之下,仿佛鹰隼搏兔,封死了朱瞻基正面闪避的空间,更有一股纯粹由筋骨力量爆发出的沉猛劲道蕴于指尖,令人肌肤生寒。
“好快!这哪里是七十多岁老人能使出来的功夫!比什么闪电五连鞭可厉害多了……”
朱瞻基心中一凛,不敢怠慢,开始全神贯注应对。
毕竟对方老胳膊老腿,他要是不用心应对,一不小心伤了对方,那反而不好了。
于是朱瞻基控制力道,只使出了一成不到的力气,准备凭借招式和周桐切磋。
他知道周侗是在考校他的根基、眼力与应变。
面对这迅疾如风、势大力沉的一抓,他并未选择硬撼其铁臂。足下施展“凌波微步”的玄妙,身形如风中柳絮,轻盈迅捷地向后飘退半步,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擒拿的锋芒。
同时,他右手并指如剑(化用独孤九剑剑理),觑准周侗旧力方发、新力未生的瞬间,指风凌厉,快如闪电般戳向周侗右手腕关节的薄弱之处(尺骨茎突)!
这一指,不求伤敌,旨在攻其必救,打断其擒拿的后续变化。
周侗眼中赞赏之色一闪而逝。
“不错,此子天资不凡,悟性奇高,比之俊义都要高出几分。”
他招式未老,手腕猛地一沉一翻,如同大枪抖腕卸力,化擒拿为刁钻的“拂”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