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负责看守洞口(防止有人误入或搞破坏)的生产队干部打了个招呼,塞了半包大前门香烟,说是县里来的同志想进去看看,记录一下,干部便爽快地放行了,还递给他们一个简陋的火把(浸了松油的木棍)。
点燃火把,王超打头,张胜利紧随其后,赵卫国和孙志刚断后,四个年轻人怀着几分探险的兴奋和一丝紧张,弯腰钻进了洞口。
洞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但进去几步后,里面豁然开朗,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岩洞,大概有半间屋子大小。借着火把跳动的光芒,可以看清洞内的情况。
洞里空气潮湿,带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地上散落着一些破烂的陶罐、瓦片,还有几块腐朽的木板,看样子像是简陋的床铺或者桌椅的残留。洞壁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角落里有一堆早已熄灭不知多少年的灰烬,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嚯,还真像是有人住过!赵卫国咋舌道,声音在洞里有些回响。
看这罐子,怕是有些年头了。张胜利蹲下身,小心地拿起一个缺了口的粗陶碗看了看。
孙志刚用脚拨弄了一下那堆灰烬:这帮土匪,日子过得也不咋地啊。
王超举着火把,仔细打量着这个山洞。作为穿越者,他看问题的角度和这几个发小不太一样。他注意到洞壁一些地方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似乎想扩大空间;角落里还有一个用石头垒砌的、类似灶台的东西。他想象着几十年前,可能真有一伙被生活所迫或者本身就是亡命之徒的人,盘踞在此,过着打家劫舍、朝不保夕的日子。这洞里,或许曾弥漫着劣质烟草和烤野物的气味,回荡着粗野的喧哗和不安的寂静。
看来没什么值钱东西留下,张胜利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估计当年要么被剿了,要么自己散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本来就是嘛,真有好东西,还能留到现在?孙志刚附和道。
王超却在洞壁一角,发现了一点异样。那里的石头颜色似乎与周围略有不同,缝隙也显得更深。他走过去,用手敲了敲,声音有些空洞。他示意张胜利把火把拿近些,仔细查看。
超哥,发现啥了?赵卫国凑过来问。
这块石头好像有点松动。王超说着,用手使劲推了推,那石头果然微微晃动。他让赵卫国和孙志刚一起帮忙,三个大小伙子用力,终于把那块看起来像是天然形成、实则经过伪装的石头给挪开了。
后面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石龛!里面放着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东西。
四人都屏住了呼吸。王超小心地将那东西取出来,入手沉甸甸的。拿到火把下,层层揭开已经有些发脆的油布,里面露出的东西让几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两把驳壳枪!也就是俗称的盒子炮!
枪身保养得居然还不错,虽然有些锈迹,但关键部件看起来还算完整。油布包里还有几个压满了黄澄澄子弹的弹夹。
我的乖乖……真家伙啊!孙志刚压低声音惊呼。
张胜利也脸色凝重起来:这东西……可不敢乱动。
赵卫国下意识地看了看洞口方向。
王超的心也是怦怦直跳。他没想到会发现这个。枪支,在任何时代都是敏感物品,尤其是在当下。
这东西得立马上交。王超当机立断,志刚,你去跟外面的生产队干部说一声,就说我们发现重要物品,必须立即报告。
孙志刚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生产队干部带着两个民兵急匆匆地进来了。看到油布包里的枪支弹药,干部的脸色也变了。
这可是大事!干部严肃地说,我马上派人去公社报告。你们几个立了大功!
很快,公社的武装部长带着人赶来了。仔细检查了枪支和现场后,武装部长握着王超几人的手连连称赞:年轻人警惕性很高,做得对!这些武器必须上交国家。我们会把这里彻底搜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在配合做完登记和说明后,王超几人才得以离开。虽然没能把探险进行到底,但大家都觉得做了件正确的事。
重新见到外面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几人才感觉松了口气。
今天这事儿,真是没想到。张胜利感慨道。
是啊,谁能想到还能发现这个。赵卫国附和。
王超笑了笑:咱们这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回到孙爷爷家,接上等得有些焦急的王玥。小丫头叽叽喳喳地问山洞里有什么,王超只含糊地说发现了一些老物件,已经交给公社的同志了,用两颗大白兔奶糖成功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中午,孙爷爷非要留他们吃饭,说是已经让孙子去公共食堂把几人的饭都打回来了。主食是红薯饭,菜是炒南瓜和青菜,虽然简单,但在孙爷爷的热情招待下,大家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几人便告辞离开。回城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虽然土匪窝的探险也就那样,还是让王超感到一种难得的轻松。更重要的是,他们及时处理了安全隐患,这比任何探险收获都来得有意义。
(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