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
烟城。
“周小安!你又在那戳你那个‘星光’!晚间新闻要开始了!”刘桂芬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走出厨房,对着沙发上的儿子喊道。
沙发上,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懒洋洋地抬起头。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眉眼间长开了,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薄薄的方块,屏幕上正飞速闪过一行行文字和图片。
“妈,这不叫戳,这叫上网。今天的头条,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远航一号’空间站核心舱,今天下午成功入轨了!”周小安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这第几个了,这几年国家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
刘桂芬把果盘放下,拿起遥控器按下了开关:“不过,我还知道今天新闻上有大事,李主任,哦不,现在是李市长,还有你王伯伯,都要上电视。”
电视屏幕亮起,熟悉的片头曲响起。
坐在旁边的周小满,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十几年前,她参加完那场大秀后,并没有继续当模特,反而自学起了各国语言,高考后,她专攻语言专业。
虽然她很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感觉,但后来,她从林晚晚那知道了,后台那群外国人是在讥讽她们,她就决定要学语言,如今,她成了一名外交官,也算是站在了另一种舞台上。
另一个颇有格调的大平层里,林晚晚放下手中的设计稿,十年过去,她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青涩,成了烟城丝绸集团,乃至整个花国时装界的领军人物。她的眼神沉静,气质从容,只是在听到新闻播报的内容时,目光微微动了一下。
新闻画面里不再是十年前那种略显灰暗的色调,高清的镜头下,是繁忙的港口,是贴地飞驰的高速列车,是天空中划过优美弧线的国产大飞机。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在基础材料、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完了一条其他国家需要半个世纪才能走完的道路……”
主持人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豪。
周小安看得热血沸腾:“姐!你看!那是咱们烟城生产的‘飞燕’汽车!用的就是咱们厂新材料分部研发的合金!”
周小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的目光,落在了电视屏幕下方滚动的一行小字上:“特别报道:《丰碑》——纪念华新集团奠基人周觉女士。”
她的呼吸,猛地一滞。
周小安也看到了,他脸上的兴奋慢慢褪去,转头看向姐姐,又看了看突然沉默下来的母亲。
十年了。
这个名字,像一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秘密。
它刻在烟城丝绸集团总部大楼前的奠基石上,印在每一位新员工的入职手册扉页,却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提起。
所有人都知道,烟城有今天,是因为一位姓周的厂长。
但那位厂长,去哪了?没人说得清。
新闻画面一转,主持人神色变得肃穆。
“这十年的辉煌,并非凭空而来。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尘封了十年的故事。一个关于‘归国’与‘远行’的故事。”
一张黑白照片,出现在屏幕上。
照片上的女人,很年轻,眉眼清澈,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叫周觉,一位十余年前归国的商人,烟城丝绸集团、华新丝绸厂的缔造者。”
“她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也带来了一个让世界为之侧目的丝绸品牌。”
电视上,开始播放十年前巴黎时装周那场大秀的录像,当周小满穿着那件朱红色凤凰旗袍,自信地走上T台时,刘桂芬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当年,我闺女就是跟着周厂长,才有了今天……”她喃喃自语。
主持人继续道:“然而,这只是她功绩中很小的一部分。”
画面再次切换,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镜头前。
是李长青。
“我至今都记得,她最后一次来找我。”李长青对着镜头,声音有些沙哑。
“她给了我一个箱子,很沉。她说,她要出一趟远门。”
“我们都以为,那和以前一样,是一次普通的商务旅行。”
“或者是去找寻一份新的技术。”
“我们等了她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电视画面里,出现了王厂长的身影,他也老了很多,眼角的皱纹深得像刀刻一样。
“厂里不能没有她,可我们等不到她的人,只等到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被打了出来。
“我名下华新丝绸厂的所有股份,在我‘不在’之后,全部无偿转让给国家持有……”
“……成立专项公益基金……”
“……成立科研专项基金……”
周小安的嘴巴,慢慢张大了。他看着电视,又看了看身边早已泪流满面的姐姐和母亲。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华新集团的背后,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长青的声音再次响起。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她给我的那个箱子里,装的具体是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缺资源?别急,我去外星出个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缺资源?别急,我去外星出个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