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子右臂黑气缭绕,魔魂如附骨之疽般向心脉侵蚀。纯阳真气虽能暂缓其势,却难根除这凝聚了百年怨毒的邪物。三十五道魔种分身虽暂退避,却仍在院外盘旋,发出令人心悸的嘶嚎,伺机再动。
莫非今日真要栽在这里?青云子心中一沉。他强运真气,额角渗出细密汗珠,道袍已被汗水浸透。那魔魂狡诈异常,分化万千,竟在经脉中与他玩起了捉迷藏。每当他调动真气围剿,魔魂便化整为零,潜入细微经脉;待他稍懈,又聚而攻之。
院外忽传来村民惊恐的呼叫,显然那些魔种分身正在骚扰百姓。青云子心急如焚,却分身乏术。内魔未除,外邪又至,形势危如累卵。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青云子忽觉怀中一物发烫。伸手探去,竟是那面一直贴身收藏的关帝护身符!这符是当年师父所赐,言是常平里关帝祖庙开光之物,有危难时可保性命。
关圣帝君...青云子心念微动,莫非帝君早有感应?
他不再犹豫,强忍剧痛,以左手取符贴于额前,诚心默祷:弟子青云,奉道降魔,今遇大厄,乞望帝君显圣诛邪!若得护佑,愿终身奉道,弘扬帝君忠义之道!
起初并无反应,院外魔啸声反而更厉。青云子心渐沉下,暗叹莫非天意如此?
谁知便在此时,异变陡生!
先是怀中符箓无火自燃,化为一道金光直冲云霄!继而整个运城地界,所有关帝庙中的神像同时泛起微光。常平里关帝祖庙中,那尊历经千年香火的帝君神像双目竟流下泪来!
方圆百里内,所有信奉关帝的百姓,无论正在耕田、织布、读书、经商,心中同时升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仿佛有个声音在召唤,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李家方向。
是关老爷显灵了!不知谁第一个喊出这话,顿时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向着李家方向跪拜祈祷。
丝丝缕缕的愿力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初时细微如溪流,继而澎湃如江河。千年来的香火供奉,百万人的虔诚信仰,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青云子天目洞开,看得分明:但见无数金色光点自虚空涌现,如百川归海般向着院子上空汇聚。这些光点中,有老妪虔诚的叩拜,有孩童纯真的祈祷,有壮士热血的誓言...皆是百姓对关帝爷最纯粹的信仰之力!
愿力越聚越多,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色漩涡。漩涡中心,隐约可见一位丹凤眼、卧蚕眉的威严神将虚影正在凝聚。
忠义之气,天地长存!一声仿佛来自远古的叹息响彻云霄。那金色漩涡猛地一滞,随即爆发出万丈光芒!
但见云层洞开,一道金光自九天直落,正注入漩涡中心。那神将虚影得此金光之助,瞬间凝实——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微睁,卧蚕眉斜飞,五绺长髯飘洒胸前,不是关圣帝君又是谁!
帝君金甲耀目,绿袍罩体,左手抚髯,右手倒提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昂首长嘶,蹄踏祥云,周身赤焰缭绕。只是静静立于云端,那威严之气已让万物肃静。
帝君...真的显圣了!青云子热泪盈眶。他修行数十载,虽常行法请神,却从未亲眼得见神只真身。今日得见帝君法相,方知经典记载不虚!
更令人震撼的是,关帝两侧各现一员神将:左侧那位面如黑铁,虬髯环眼,手持青龙刀,正是忠心耿耿的周仓;右侧那位白面俊朗,英气逼人,手捧汉寿亭侯印,乃是义子关平。
三神显现,天地为之变色!原本盘旋院外的魔种分身发出惊恐的尖啸,纷纷后退,竟不敢直视神光!
关帝丹凤眼微睁,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在看到青云子时,微微颔首,似有赞许之意;在看到那些魔种时,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孽障!安敢害生民!帝君开口,声如洪钟,震得天地都在颤抖。没有繁琐咒语,没有复杂手诀,只是简单一句呵斥,便蕴含着无上威严。
周仓率先发动,一声暴喝如雷霆炸响:末将在!但见他手中青龙刀一挥,一道刀气破空而出,并非直劈,而是在空中划出一个奇异的轨迹。
青云子天目看得分明:那刀气在空中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字!此字一成,顿时散发出磅礴正气,如泰山压顶般罩向那些魔种分身。
魔种尖啸着试图抵抗,但在字神威面前,所有阴谋诡计都显得可笑。但见黑气触到金字,如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不过呼吸之间,已有七八个分身被彻底净化!
好一个字破邪!青云子心中震撼。他这才明白,周仓将军代表的正是之力。忠诚至极,可破一切奸邪!
此时关平亦动,他手中法印一转,朗声道:孩儿领命!但见他手中汉寿亭侯印飞起,在空中放出万道毫光。这些光芒并不凌厉,反而温润如玉,在空中交织成一个巨大的字。
此字一出,场上形势再变。那些魔种分身本在疯狂逃窜,被字光芒照到,竟纷纷停滞不前,表面黑气翻滚,似乎在挣扎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