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老年病治,滋补为要
晨曦微露,医庐的木门刚卸下门闩,就见几个拄着拐杖的老者相互搀扶着站在阶下。为首的是部落里最年长的木公,他佝偻着背,每走一步都要喘上两口气,浑浊的眼睛里却透着一丝期盼。轩辕刚推开内室的门,就听见木公沙哑的声音:“轩辕先生,我们几个老骨头……又来叨扰了。”
轩辕快步迎上去,扶住木公的胳膊,指尖触到老人枯瘦的手腕,只觉皮肤下的骨头硌得慌,像一截风干的树枝。“木公快请进,外面露重。”他侧身引着众人往里走,目光扫过随行的几位老者:张婆的手一直按在腰上,走路时身子微微向一侧倾斜;石伯则不停地咳嗽,每咳一声都要弯下腰,仿佛要把心肝都咳出来似的;还有拄着双拐的土爷,右腿明显比左腿细弱,那是年轻时狩猎摔断后落下的病根。
医庐里很快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药香,那是昨晚熬制的滋补汤药还没散尽的余味。轩辕让弟子给老人们端来温热的药茶,看着他们捧着粗陶碗小口啜饮,才缓缓开口:“诸位近来身子可有好些?”
木公放下碗,叹了口气:“先生开的药是管用的,只是这老骨头不争气,夜里总睡不着,腿肚子还老抽筋。”他说着掀起裤腿,露出干瘦的小腿,皮肤像皱巴巴的树皮,上面隐约能看到青紫的筋络。
轩辕伸手握住老人的脚踝,指尖顺着筋络向上轻按,木公顿时疼得“嘶”了一声。“这里酸沉,对吗?”轩辕抬眼问,见木公点头,又道,“这是肝肾亏虚,气血跟不上了。就像田地里的庄稼,要是肥力不足,禾苗自然长不旺。”
张婆这时插话,声音带着哭腔:“先生,我这腰啊,就像坠了块石头,弯下去就直不起来。夜里起夜,得扶着墙挪半天,连累儿孙也睡不安稳。”她说着抹了把眼角,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
轩辕让张婆坐在矮凳上,手掌贴在她的后腰轻轻按揉。“这里是肾的位置,”他一边按一边解释,“女子过了五十,肾气就像慢慢耗尽的灯油,腰自然就撑不住了。您是不是还总觉得手脚发凉?”
张婆连连点头:“可不是嘛!大夏天的,脚底板还跟踩着冰似的。”
“这就是肾阳不足的缘故。”轩辕收回手,转身从药柜里取出几包药材,“我给诸位调调方子。木公的抽筋,得加些杜仲和牛膝,这两味药就像给筋络上油,能让它活络起来;张婆的腰疼,要加些肉桂和附子,就像给炉膛添柴,能把阳气补起来。”
石伯这时忍不住咳嗽起来,咳得满脸通红,好半天才缓过气:“先生,我这咳嗽……总不好,痰里还带着点血丝。”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块布巾,上面果然有暗红的痕迹。
轩辕眉头微蹙,让石伯张开嘴,借着窗棂透进的晨光细看他的舌苔,又俯身为他把脉。指尖下的脉象细弱无力,像风中摇曳的残烛。“您这是肺肾两虚,”轩辕沉声道,“肺主气,肾主纳气,就像风箱和皮囊,一个出问题,另一个也受连累。我给您加些枸杞和麦冬,枸杞补肾,麦冬润肺,就像给风箱上润滑油,让气能顺顺当当的。”
土爷在一旁听得认真,这时忍不住问:“先生,我这腿是旧伤,是不是没法治了?”他的右腿明显短了一截,走路时只能用脚尖点地,每一步都颤巍巍的。
轩辕蹲下身,仔细查看土爷的腿伤,疤痕处的皮肤硬邦邦的,像块老树皮。“旧伤虽难愈,但能让它不疼不肿。”他指着药柜里的当归和独活,“这两味药配合着用,当归能活血,就像疏通淤塞的河道;独活能祛风除湿,好比扫净墙角的霉斑。再配合针灸,慢慢能让气血通到脚上去。”
弟子这时在一旁记录药方,忍不住问:“先生,为何老年人用药总离不开补药?不像年轻人,有时用些泻药也无妨。”
轩辕拿起一株晒干的杜仲,指着上面细密的纹路:“你看这杜仲,树皮里有像银丝一样的筋络,就算晒干了也扯不断,这就是它能补肝肾、强筋骨的缘故。老年人就像这老树,根系弱了,枝叶自然凋零,这时候要是用猛药,就像给枯树浇开水,只会让它死得更快。”他顿了顿,又道,“上次有个年轻人便秘,我用了大黄,一剂就通了。但要是给石伯用大黄,恐怕他身子就扛不住了,这就是‘老少异治’的道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年轻人背着个老者闯了进来,那老者双目紧闭,嘴唇发紫,已经昏迷不醒。“先生快救救我爹!”年轻人急得直跺脚,“他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倒了!”
轩辕赶紧让把老者平放,伸手探他的鼻息,又摸他的额头。“别急,”轩辕沉声道,“这是脱证,是气血一下子跟不上了。快取人参来!”
弟子慌忙从药柜最上层取下个小陶罐,里面装着几支参须。轩辕捏起一支,直接塞进老者嘴里,又取来银针,快速刺入“关元”“气海”两穴。他的指尖稳如磐石,进针深浅恰到好处,银针在晨光中微微颤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