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灵帝的手指停在纸面,墨迹未干。李震没有催促,只是将黑旗收回袖中,转身走下指挥帐台阶。他的脚步落在石板上,不快,却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上。
半个时辰后,皇都中央工坊外已聚起人山。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有背着工具的铁匠,有挽着裤腿的农夫,也有穿粗布衣的学徒。他们仰头望着高台上那台通体乌黑的机器——蒸汽机外壳已被拆开,露出内部交错的管道与齿轮。
李震站在台前,手中拿着一把黄铜扳手。他抬起手,轻轻一拧,一根连接活塞的连杆便被取下。人群屏息。
“这是动力轴。”他的声音不高,却传得极远,“它把蒸汽的压力变成转动的力量。不需要咒语,也不靠天意,只要懂它的道理,谁都能让它动起来。”
他将零件递给身旁一名少年。那孩子双手发抖,接过时几乎拿不稳。他是青牛县来的张小栓,父亲是种地的,三个月前还在田里扶犁。
“你来装。”李震说。
台下有人低语。士族派来的家仆挤在人群中,冷笑出声:“泥腿子也能碰官造器械?出了事谁担得起?”
话音未落,赵德已走到那人面前。他手里捧着一卷明黄绢书,展开朗读:“奉诏:凡我大晟子民,无论出身,皆可习技、用技、传技。此令即日生效,违者以阻断国运论处。”
那家仆脸色一变,往后退了半步。
高台上,小栓正对照图纸,将动力轴嵌入支架。他的动作生涩,但每一步都按标注顺序进行。李瑶藏身于观测楼内,手中握着望远镜,目光却不止落在少年身上。她的视线扫过人群角落——那个穿粗麻短褐的男人,正低头在竹片上刻字,笔法工整得不像工匠。
她轻轻按下耳麦:“目标仍在记录。放他抄。”
钟楼阴影里,李毅靠在墙边,耳机里传来清晰的回报声。他没动,只微微点头。两名暗卫悄然离开,一人混入出城的人流,另一人蹲在驿站马厩旁,盯着一辆待发的货车上新钉的木箱。
台上的小栓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颗螺母的紧固。李震亲自接通蒸汽阀。一声轻响后,活塞开始往复运动,带动飞轮缓缓旋转。一圈,两圈……越转越快。
“动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紧接着,欢呼如潮水般炸开。百姓跳起来拍手,有人眼眶泛红,有人跪在地上磕头。这不是神迹,是他们亲眼看着一个农家子亲手组装出来的机器!
李震弯腰,从台下取出一套蓝皮手册,封面上印着《蒸汽泵基础组装指南》。他亲手交到小栓手中。
“这技术,不属于哪一家,哪一姓。”他说,“从今天起,它属于每一个肯学的人。”
台下,赵德组织官员开始发放图纸副本。五百份简易版手册被分发至各州代表手中,每人限领一份,带回本地技学堂复制传播。
而那名粗衣男子,在混乱中悄然退场。他将刻满数据的竹片裹进油布,塞进贴身包袱,随后登上一辆驶向西城门的货运马车。车夫是个老实人,收了双倍脚钱,没多问。
观测楼内,李瑶放下望远镜,转向助手:“登记所有领取手册者的姓名、籍贯、所属工坊。特别是西行路线上的接收点,全部标记。”
“您怀疑有人偷图?”
“不是怀疑。”她翻开一本册子,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齿轮模数本该是七比三,图纸上却是七比三点零二。这种误差普通人看不出来,但装上去,运转百个时辰就会偏移,再继续使用,必然炸膛。”
助手倒吸一口冷气:“所以您故意……”
“火种要播,也得掌握在谁手里能点燃。”她合上册子,“让他们拿去吧。等他们造出来,自然会知道,什么叫‘差之毫厘,毁于一旦’。”
此时,工坊广场中央的蒸汽机已全速运行。一根传动带连接着水泵,清水顺着管口喷涌而出,洒向干涸已久的苗圃。孩子们尖叫着冲过去接水,大人们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这一幕。
一位老铁匠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汪清水,又摸了摸仍在转动的齿轮箱。他忽然咧嘴笑了,眼角皱纹堆成沟壑。
“我打了一辈子铁,只会锤、锻、淬。”他喃喃道,“原来铁还能自己动。”
李震站在高台边缘,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喧腾。他知道,这一刻会被人记住。不是因为机器多厉害,而是因为它终于走出了密室,走进了田间巷尾。
李瑶下了观测楼,穿过人群走向他。她手里拿着一份密报,面色平静。
“平西王那边有动静了。”她低声说,“细作已经出城,携带全套图纸。我们的人跟上了。”
李震点头:“让他走远些再动手。别惊扰其他工匠。”
“您就不怕他们真造出来?”
“怕什么?”他望着远处那台轰鸣的蒸汽机,“他们拿到的是假图,造的是死物。真正的核心,从来不在纸上。”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在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