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遵命!”众将凛然应诺。
厅内气氛至此,战略已明,分工已定。吕布的目光,终于移向了末位一直沉默的董白。
所有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过去。
董白感受到那些目光,身体下意识地绷得更紧,头垂得更低。
“董白。”吕布的声音放缓了一些,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董白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努力迎向吕布的目光:“民女在。”
“长安城内,多有西凉旧部。彼等追随李郭,或因势迫,或因利诱,并非皆十恶不赦之徒。李郭伏诛后,数万降卒,需妥善安置。强行为之,易生变乱;放任自流,则为祸地方。”吕布看着她,缓缓道,“你乃董公孙女,于西凉军中,自有声望。若由你出面招降安抚,陈说利害,给予出路,或可事半功倍,减少无谓伤亡,亦可为董公留存几分香火情谊。”
他顿了顿,观察着董白的反应。“你,可愿做此事?”
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在利用董白的身份价值,但这张牌能否打好,取决于董白自身的选择。
董白的脸色白了又红,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祖父的宠爱、家族的覆灭、眼前的囚禁与偶尔的善待、华阴城下那些西凉兵看到自己时的复杂眼神……仇恨、恐惧、茫然、还有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她想起之前吕布与她那次开诚布公的谈话,分析利害,给予她一线生机而非纯粹利用。她此刻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交易,一个她无法拒绝,也…或许不想拒绝的交易。
她再次深吸一口气,挺直了原本微躬的背脊,声音虽然还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温侯…欲民女如何做?”
“待城破之后,李郭伏诛。你需出面,告知西凉军士,祸首已除。愿归乡者,发放路费;愿从军者,经考核可编入张绣或徐荣将军部下;若仍有念及董公旧恩者…”吕布看了一眼贾诩,贾诩微微点头,“可另立一营,打‘董’字旗号,由你…名义上统领,实际操练、作战,需听从我军统一号令。”
他盯着董白的眼睛:“此非儿戏,乃安邦定策。你只需现身说法,稳定人心即可。一应具体事务,自有文和与徐荣将军处置。你,可愿?”
董白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张绣那充满复仇火焰的眼睛,扫过徐荣那沉稳的面容,最后回到吕布那深不见底的目光上。她缓缓起身,敛衽一礼,做出了抉择:“民女…愿意一试。但请温侯…务必约束将士,勿要多造杀孽,善待愿降之人。”
“这是自然。”吕布颔首,“既如此,决议已定。文和,离间之计即刻施行;徐荣、张绣,返回潼关,秘密备战;文远、伯平,巩固防务,警惕东方南方;各部协调,听候号令!”
“诺!”众将轰然应命,声震屋瓦。
弘农军议,定下了西进长安的基调。一头虓虎,已磨利爪牙,即将扑向那混乱不堪的旧日帝都。而一枚特殊的棋子——董白,也被推上了棋局。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