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学,中枢指挥中心,校长办公室。
与B-03号实验室那充满了焦糊与失败气息的凝重氛围截然不同,这里的空气,清新、恒温,带着淡淡的、由苏沐晴亲手泡制
巨大的落地全息舷窗,正模拟着从地球同步轨道俯瞰的壮丽景象。 蔚蓝色的星球,在静谧的宇宙中缓缓转动,那是一种能抚平一切焦虑的、宏伟
高斯宇就坐在这片“星空”前,神色平静地看着苏沐晴刚刚通过加密
报告的标题——《关于“反重力场发生器”项目遭遇重大技术瓶颈,请求暂停实验,重新进行全面理论复核的紧急报告》——每一
苏沐晴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轻轻地放在他的手边,用一种带着关切的眼神看着他,低声说:“王院士
她很清楚这个项目对“玄鸟”计划的重要性,那是龙骨中的龙骨,核心中的核心。
高斯宇的目光,扫过报告中那些充满了沮丧情绪的文字结论,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他没有去看那些由王院士团队整理好的、经过了初步分析的数据汇总,而是直接伸出手指,在
“'望舒',”他平静地说,“绕过B-03实验室的数据处理器,直接接入他们的原始数据服务器。 我需要过去一个月,全部73次实验的、所有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数据流。 纳秒级的能量波动波形、皮米级的磁场热力图、约束
“指令收到,校长。” AI温和的声音响起,“正在为您调取,数据量极大,预计需要三分钟完成渲染。 ”
苏沐晴有些不解,但她没有多问,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 她知道,高斯宇看待问题的
三分钟后,办公室中央的巨大全息投影
那海量到足以让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都瞬间死机的原始数据,在“望舒”AI强大的算力转化下,并没有变成枯燥的图表和曲线。
它变成了一幅......
无数个细微的光点,代表着每一个纳秒、每一个皮米的数据,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片巨大、璀奇、缓缓旋转的三维星云图。 这片数据星云,有着清晰的、螺旋状的结构,核心处最为明亮,向外则逐渐稀疏。 每一
这,就是B-03实验室过去一个月,所有心血的集合。
王建国院士和他的团队,就像是拿着一台高倍率的显微镜,在这片浩瀚的星云中,艰难地、一颗一颗地,去寻找那些出了问题的“星星”。 他们看到的是细节,是局部,是树木。 他们被困在了无穷无尽
而高斯宇,在他那融合了系统知识库的、超凡的、近乎于“道”的模式识别能力之下,他根本不需要走进那片森林。
他以后退的、如
他看到的,是森林。
他的目光,根本没有停留在任何一颗具体的“星星”上,而是直接落在了那片星云最核心的、那个看起来最稳定、最完美的螺旋结构上。
在王院士他们看来,那个
然而,在高斯宇眼中,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份“完美”之上。
“原来如此。”
他看着那片数据星云,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了然的微笑。
他找到了。
他找到了那个王院士苦苦追寻却不得其解的、隐藏在所有物理规律之下的、致命的“关键变量”。
问题,不在于任何一次实验的参数错误,不在于任何一个硬件的性能不足。 问题,出在王院士他们所有人,包括这个时代所有顶级物理学家,在认知上的一个根本性的盲区。
他们追求“完美”,追求“对称”。 他们认为,一个绝对完美对称的磁场约束线圈,才能构建出最稳定的能量场。
这个思路,在宏观世界,是正确的。
但在微观的、量子的世界里,绝对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缺陷。
高斯宇的视角,穿透了宏观的数据,直接看到了量子层面。 他清晰地“看”到,在那套所谓“完美对称”的磁场线圈模型中,因为微观尺度下无法被消除的“量子涨落”,会在磁场中,产生无数个微小的、瞬时的、随机出现的能量“驻点”。
在低功率下,这些随机出现的能量驻点,就像平静湖面上的一丝微澜,无伤大雅,很快就会湮灭。
但是,当注入的能量,超过某一个阈值——比如3%的功率时,这些遍布整个磁场的、微小的能量驻点,就会像音叉一样,与注入的能量产生“共振”!
一个驻点的共振,会引发周围其他驻点的连锁共振。
其后果,就像雪山上的第一片雪花落下,最终会引发一场席卷一切的、毁灭性的“谐振雪崩”!
这场雪崩,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在纳秒之内,撕裂整个看似稳定的约束场,让所有的能量如脱缰的野马般失控,最终,形成了那片王院士眼中,如同噩梦般的不稳定“极光”。
这,就是过去一个月,73次失败的唯一真相。
一个根植于经典物理学思维与量子世界现实之间鸿沟的、致命的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国士无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