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苏州,运河边的“尚德药材市场”人声鼎沸,各地药商带着自家的药材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当归、川芎、白芷交织的浓郁药香。苏清鸢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站在市场入口,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深吸了一口气——这是她第一次来苏州,此行的目的,是为乡亲们种的药材找到更广阔的销路。
此前,苏清鸢的药材主要供应给青溪镇的仁心堂和周边几个小药铺,虽然销路稳定,但价格始终上不去。随着乡亲们种药规模扩大,每年收获的当归、黄芪、金银花等药材越来越多,仅靠本地销售,已经难以消化。“必须把药材卖到更大的市场,才能让乡亲们多赚钱。”苏清鸢想起张大叔去年因为药材滞销,不得不低价抛售时心疼的模样,更加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走进药材市场,苏清鸢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将布包里的药材一一摆出:当归根须粗壮,断面呈黄白色,带着淡淡的药香;黄芪色泽黄亮,切片均匀,纹路清晰;金银花洁白饱满,干燥无杂——这些都是用她改良的加工方法处理过的优质药材,也是她此行的“底气”。
起初,路过的药商只是匆匆瞥一眼,没人停下脚步。苏清鸢并不着急,她知道,优质药材自有识货之人。果然,半个时辰后,一位穿着长衫、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停在摊位前,他正是苏州“泰和药行”的老板马文涛,专门经营中高端药材,供应给苏州各大药铺和富庶人家。
马文涛拿起一根当归,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捏了捏断面,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他常年和药材打交道,一眼就看出这当归品质不凡——普通当归多产自本地,根须细弱,断面偏暗,而眼前这当归,明显是岷县优质品种,且加工得当,保留了最完整的药效。“姑娘,这当归怎么卖?”马文涛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当归二十文一斤,黄芪十八文一斤,金银花二十五文一斤。”苏清鸢报出价格,比青溪镇的收购价高了三成,却比市场上同类优质药材低了一成。马文涛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姑娘,你这药材品质上乘,价格却很实在。这样,我先拿点样品回去检测,若是药效达标,咱们谈长期合作。”
苏清鸢爽快地答应了,给马文涛装了半斤当归、半斤黄芪。临走前,马文涛留下地址:“三天后你来找我,咱们细谈。”
接下来的三天,苏清鸢没有闲着,她走遍了整个药材市场,了解不同药材的价格、品质和销路,还特意去了几家大型药行,观察他们的进货流程和品质标准。她发现,市场上的药材大多品质参差不齐,像她带来的这种加工规范、品质稳定的药材,其实很受欢迎,只是很多药商找不到靠谱的货源。
三天后,苏清鸢如约来到“泰和药行”。马文涛早已等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容:“苏姑娘,你这药材我找人检测过了,药效比市面上的普通药材高出两成,完全符合中高端药材的标准!”他直接拿出一份合作协议,“我想和你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月向你采购五百斤当归、五百斤黄芪、三百斤金银花,价格按你报的算,而且比市场价高一成结算,如何?”
苏清鸢接过协议,仔细看了一遍——协议中明确了药材的品质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还约定马文涛会提前预付三成货款,降低她的资金压力。这比她预期的还要好,她当即在协议上签了字,笑着说:“马老板,合作愉快!我保证,每次供应的药材,品质都和样品一样。”
离开苏州前,马文涛特意带着苏清鸢参观了泰和药行的仓库和销售渠道:“我们的药材不仅供应苏州本地,还会销往杭州、南京等地的药铺和王府,只要你能保证品质,销路绝对不成问题。”苏清鸢看着药行里来来往往的送货车辆,心里充满了信心。
回到青溪镇的当天,苏清鸢就召集种药的乡亲们,在药材收购点开了个大会。“乡亲们,咱们的药材以后能卖到苏州去了!”苏清鸢把和马文涛合作的消息告诉大家,还拿出协议给大家看,“马老板给的价格,比咱们在本地卖高两成,以后大家种的药材,只要品质达标,就不愁卖,还能卖高价!”
乡亲们一听,当场沸腾了。张大叔激动地说:“清鸢姑娘,这是真的?以后咱们种药,再也不用怕滞销了?”苏清鸢笑着点头:“是真的!不过,马老板对药材品质要求很高,咱们得按标准种、按标准加工,不能马虎。”
为了达到马文涛的要求,苏清鸢立刻制定了更严格的种植和加工标准。在种植环节,她定期组织乡亲们培训,教大家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当归要施腐熟的有机肥,不能用化肥,否则会影响药效;黄芪生长期间,要及时修剪侧枝,让养分集中在主根上。”她还亲自去乡亲们的药材地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有一次,她发现李婶家的金银花叶片上长了蚜虫,李婶正准备用农药喷洒。苏清鸢连忙制止:“李婶,不能用农药,会有残留。咱们用草木灰泡水,喷洒在叶片上,既能杀死蚜虫,又不会影响药材品质。”她教李婶把草木灰和水按1:10的比例混合,过滤后装入喷壶,均匀喷洒在叶片上。几天后,蚜虫果然消失了,金银花长势依旧旺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