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灵枢阁内气氛庄重而期待。
十五名弟子盘膝坐在温灵玉铺就的静修位上,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七日高强度、新模式修炼下来的疲惫与更多的好奇。他们的“灵犀玉符”在过去七天里记录下了海量的数据,也带来了无数前所未有的困惑。
今日,是师尊赵亮首次亲自授课的日子。
辰时整,赵亮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大殿前方的讲台上。他今日未着华丽袍服,只是一身简洁的深色劲装,更显精干。他没有立刻开口,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十五张年轻的面孔,将他们七日来的修炼数据在心中过了一遍。
“这七日,感觉如何?”他声音平和,打破了寂静。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感觉?太复杂了。新奇、吃力、困惑、偶尔的豁然开朗…与传统打坐练气、感悟天道截然不同的体验。
金多多推了推并不断存在的眼镜(习惯性动作),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研究员般的兴奋与苦恼:“回师尊,数据很清晰,目标很明确,效率似乎很高…但,弟子总觉得像是在解一道道复杂的算题,而非…修行。”他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白晓轻声补充:“感知灵流,编织灵络,很像在做极其精密的绣工,需要绝对的冷静和控制,但…道在何处?”
墨辰挠了挠头:“材料库里的东西很有意思,组合方式千变万化,但《基础物理学》里说的什么‘力’、‘场’、‘熵’,和灵气好像有关,又好像不是一回事…”
赵亮听着,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很好。你们感受到了最核心的隔阂——认知体系的冲突。”他转身,手指在空中虚点。
嗡——!
整个灵枢阁的灯光暗下,唯有讲台后方巨大的灵璃壁亮起,呈现出一片深邃的星空背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影像缓缓旋转,正是赵亮魂牵梦绕的故乡。
“今日,我不传授具体功法,不解惑具体难题。我只与你们聊聊,何为‘科技’,何为‘修真’,以及,它们为何能、且必须融合。”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宏大的叙事感,将弟子们的心神瞬间抓住。
“你们所熟悉的修真,是感悟天地,引气入体,淬炼神魂,追求个体超脱,与天地同寿。其核心,是‘经验’、‘感悟’与‘玄妙’。”随着他的话语,灵璃壁上浮现出修士打坐、吞吐灵气、渡劫飞升的传统画面,道韵盎然,却带着一种朦胧感。
“而科技,”赵亮语气一转,影像切换,展现出地球上的城市夜景、卫星升空、粒子对撞、代码奔流的壮观景象,“其核心,是‘逻辑’、‘实证’、‘解构’与‘重构’。它追求的是理解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服务群体。”
台下弟子们看得目眩神迷,那些钢铁巨兽、闪烁的屏幕、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带给他们的冲击无以复加。那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却同样辉煌的文明之路!
“尔等可知,灵气为何物?”赵亮突然发问。
弟子们下意识回答:“天地本源之气”、“万物生机所系”、“修行之基”…
“这是描述,而非定义。”赵亮摇头,“从科技视角,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提出假设:它是一种尚未被完全认知的能量场?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粒子?是更高维度渗透到我们世界的投影?甚至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某种信息与能量的混合态?”
一连串的假设,如同重锤敲击在弟子们的心神之上,将他们固有的认知砸得粉碎,却又开辟出无数条全新的思考路径!灵气,竟然可以被如此“解剖”看待?
“再看法术。”赵亮指尖腾起一簇火焰,是最基础的“火球术”。“传统认知,是以自身灵力,引动外界火属性灵气,按特定法诀构成术法。”
他话音未落,那簇火焰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由光丝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立体模型,里面无数节点和线路在闪烁、运动。
“这是‘火球术’释放过程中,灵力运行路径、能量转化效率、与外界灵气交互模式的实时数据模型。”赵亮平静地说,“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哪个节点灵力输出不足会导致法术威力下降百分之几,哪个法诀手势的微小误差会增加多少不必要的灵力损耗,甚至…如何调整参数,在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将火球温度提升百分之十,或者改变其爆炸模式。”
“!!!”
台下死寂一片,所有弟子,包括最沉稳的白晓和最跳脱的墨辰,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大脑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法术…可以像调试机器一样被调试优化?!
“这不是取代感悟!”赵亮声音提高,如同晨钟暮鼓,震醒陷入震撼的弟子,“这是‘理解’!传统的感悟是‘知其然’,而科技思维的介入,是帮助我们‘知其所以然’!当你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时,你对该法术的理解、掌控乃至创新,将达到何种高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魔都秘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魔都秘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