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立官办医院,应天府设总院,各州府设分院,各县设医馆,配备医者与药材,为百姓免费诊治,疑难病症由总院统一调配医师;
四、开办医科学校,培养专业医者,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至各级医院任职。”
最后,沈砚还特意加了“美食一条街规划”,显然是记着家宴上众人对杭城美食的喜爱:
“在应天府西城规划美食一条街,统一修建商铺,减免三年租金,吸引各地商户入驻,经营特色美食;
二、官府负责管理街道卫生,规范食材质量,严禁售卖变质食物,违者吊销经营权;
三、鼓励创新菜品,每年举办美食评比,优胜者给予奖金与荣誉牌匾;
四、街道两侧设置座椅、茶水摊,方便百姓休憩,打造应天府特色景致。”
夕阳西下,书房里的宣纸已堆得老高,沈砚放下狼毫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满桌的文书,满意地笑了——照抄果然省事,既周全又实用,比自己苦思冥想强多了。他起身走到窗边,对着外面的侍卫吩咐道:“去请沈太傅、苏尚书、周大将军、程元帅,再请礼部尚书王崇文、御史大夫李修远、户部侍郎赵文彬三位大人来书房议事。”
侍卫领命而去,不到半个时辰,七位长辈与大臣便陆续抵达。沈伯山、苏青庚、周霆、程定山四人走在前面,神色沉稳,身后跟着三位巩固大臣:礼部尚书王崇文,身着藏青色朝服,温文尔雅,专司教化礼仪;御史大夫李修远,面容严肃,一身正气,负责监察百官;户部侍郎赵文彬,精明干练,擅长财政民生。
“砚儿,叫我们来,可是新政有了眉目?”沈伯山一进书房,便看到满桌的文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沈砚笑着点头,示意众人落座:“父亲、各位伯父、岳父,还有三位大人,新政与新律法我已拟定妥当,劳烦你们帮忙看看,若有不妥之处,再做修改。”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到书桌旁,拿起文书翻看。周霆最先拿起《靖安军与禁卫军福利总纲》,越看越激动,花白的胡须都微微颤抖:“好!好啊!这福利政策,真是前所未闻!将士们月俸足额发放,退役有安置,家属有保障,谁还会不拼命效力?有了这政策,军心定然稳如泰山!”他征战半生,最懂将士疾苦,这样周全的福利,是他从未想过的。
程定山拿起新律法,目光落在“废除连坐”“打击贪污”条款上,重重点头:“连坐之法害人不浅,废除得好!贪污腐败是国之蛀虫,重罚才能震慑人心。这律法条理清晰,量刑得当,百姓定然信服。”
沈伯山翻看着创业扶持令与银行章程,眉头渐渐舒展:“设立低息贷款,鼓励百姓经商,还统一货币、开办银行,这法子新奇却实用,能让天下经济活起来。不过,银行之事从未有过,需谨慎推行,避免出乱子。”
苏青庚则关注学堂与医院的规划,眼中满是赞许:“免费学堂、官办医院,这是真正的仁政!让百姓子弟有书读,让穷苦人有病可医,天下民心,必能因此凝聚。只是办学、办医耗费巨大,户部需提前做好预算。”
三位巩固大臣也各有侧重。礼部尚书王崇文看着学堂规划,笑道:“蒙学、中学、太学三级体系,兼顾普及与选拔,既能让百姓识字明理,又能培养治国人才,礼部定然全力配合推行。”
御史大夫李修远翻看着律法,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认可:“律法废除连坐,保护私有财产,打击贪污,条条都是为民着想,只是‘男女平等’一条,恐遭守旧大臣非议,需慢慢推行。”
户部侍郎赵文彬则算了算福利、学堂、医院的开支,皱眉道:“靖安王,这些政策虽好,但耗费甚巨,五十万将士的月俸、学堂医院的开销,再加上创业贷款,户部压力不小。不过好在有银行统筹,再加上赋税改革,假以时日,定能收支平衡。”
沈砚坐在一旁,听着众人的议论,笑着回应:“各位所言极是。银行之事,可先在应天府试点,再逐步推广;男女平等一条,不必急于求成,先从女子可入学、可继承家产开始;户部的压力,我也考虑到了,后续还会推行赋税改革,按土地多少、财产厚薄征税,富者多缴,贫者少缴,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减轻百姓负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政策,皆是我多方借鉴而来,虽看似新奇,却都是经过验证的良策。如今天下初定,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时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长治久安。”
七位长辈与大臣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与坚定。周霆站起身,沉声道:“靖安王深谋远虑,这些新政律法,老夫全力支持!”
“我等也愿追随靖安王,推行新政,共护太平!”众人齐声应和,书房内的气氛热烈而坚定。
窗外夜色渐浓,书房里的烛火却越燃越亮,映照着满桌的新政文书,也映照着一个即将迎来变革与繁荣的新时代。沈砚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了然——这天下,终将在他这套“照抄”来的新政之下,走向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