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山东济南府,两名身着粗布长衫的男子漫步在街头,他们正是康熙派来的暗访组成员——京官周大人与李大人。二人此行的目的,便是探查基层是否仍有官员刁难百姓、商户欺贫爱富的情况。
走到城南的粮店前,二人便见一位老农正与粮店掌柜争执。老农手里攥着几枚铜板,急得满脸通红:“掌柜的,前几日你还说糙米二十文一斗,今日怎么就涨到二十五文了?我这钱刚够买一斗,你涨了价,我一家老小这几日吃什么啊!”掌柜的却一脸不耐烦:“价是我定的,想涨就涨,你买不起就别买,别在这耽误我做生意!”
周大人上前,假装也要买粮,笑着问道:“掌柜的,这粮价怎么说涨就涨?官府不是有规定,不许随意哄抬物价吗?”掌柜的斜睨他一眼:“官府规定归规定,我这粮店是给有钱人开的,没钱就别来凑数!”话音刚落,一名身着官服的衙役便走进粮店,掌柜的瞬间换了副笑脸,连忙迎上去:“王差爷,您来了!今日的精米我给您留着呢,还是按十文一斗算!”
周大人与李大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待衙役走后,他们亮明身份,将掌柜的与衙役勾结、低价给官员供粮、高价欺压百姓的证据一一查实,当即下令查封粮店,将掌柜的与衙役押解至知府衙门。济南知府见暗访组亲自查办,不敢怠慢,次日便将二人革职查办,还张贴告示,要求全城商户严格遵守物价规定,若有违反,严惩不贷。
此事很快传遍济南府,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老农拿着官府补发的差价,激动地对周大人说:“多谢大人为咱们做主!如今有官府管着,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这些穷苦百姓了!”
与此同时,“亲民考核”也在各地显成效。在江南苏州,知府因平日里亲民爱民,积极解决百姓难题,被评为“亲民模范官员”,朝廷不仅下旨嘉奖,还将他的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而在浙江杭州,一名知县因对百姓态度傲慢,漠视民生诉求,被“亲民考核”评为末等,直接降职调任偏远州县。
消息传回京城,康熙看着暗访组与“亲民考核”的奏报,对英台与胤禛笑道:“如今基层风气日渐清明,百姓也越来越信任朝廷,这都是暗访组与‘亲民考核’的功劳。”
英台笑着回道:“父皇,这只是开始。往后咱们还需建立‘亲民考核’长效机制,每半年考核一次,让官员们时刻牢记‘以民为本’;同时,在各地设立‘百姓满意度投票箱’,让百姓直接参与对官员的评价,真正做到‘官由民评、绩由民定’。”
胤禛也补充道:“儿臣已让人将各地‘亲民模范官员’的事迹整理成册,印发至全国各州府,让官员们有榜样可学,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此时的济南府,粮店重新开业,新掌柜严格遵守物价规定,百姓们放心采购;苏州街头,知府正带着官员们走访百姓,倾听他们的需求;杭州的偏远州县,降职的知县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百姓解决农耕难题。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济南粮店前,百姓们有序采购粮食;苏州街头,知府与百姓亲切交谈;杭州田间,知县帮农户插秧。玉佩在光影中泛着温暖的光,像是在为这份“暗访正风、民心凝聚”的盛景,送上无声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里,只留下吏治清明、百姓安乐的永恒印记。从暗访组的铁面执纪,到“亲民考核”的正向引导,从官员的转变,到百姓的认可,大清用“严管与厚爱并行”的智慧,不断优化治理,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这份藏于市井烟火、朝堂谋划中的担当,终将让“国泰民安”的荣光,在大清的每一寸土地上长久闪耀,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不朽传奇。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