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泛起细碎的银光,喜鹊大桥断裂处垂落的铁索在夜风中摇晃,如同巨人破碎的项链。
吕不韦站在坍塌现场的警戒线外,身后跟着天星建筑工坊的掌柜左小右。月光落在两人脸上,将吕不韦的金丝眼镜映得发亮,左小右则不断用手帕擦拭额角的冷汗。
“那些哭喊着要彻查的家属,得先找突破口。”吕不韦摩挲着手中的翡翠扳指,“找几个急需用钱的,先把赔偿金砸下去。”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左小右咽了咽口水:“可……这不合规矩啊,不是说要等审理结果?”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吕不韦冷笑一声,“太白金星要的是尽快平息事端,你想让这烂摊子一直摆在天庭眼皮子底下?”他抬手示意远处巡逻的天兵,“现在每拖一天,我们的麻烦就多一分。”
接下来的日子,吕不韦和左小右带着一队人马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先锁定了遇难者中最急需用钱的几户人家。王寡妇的儿子生了重病,药费像个无底洞;李老汉要给女儿筹备嫁妆,正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王娘子,这是先行赔付的二十两银子。”吕不韦将银票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和蔼,“孩子的病不能耽误,拿着钱先去抓药。”他身后的左小右则递上一份文件,“只要在这上面签个字,后续的赔偿也会按时到位。”
王寡妇看着银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犹豫着拿起笔,却又放下:“可这桥到底是怎么塌的?我家那口子死得不明不白……”
“放心,天理院正在彻查。”吕不韦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不过王娘子,你也知道,打官司耗时耗力,要是孩子的病因为这耽搁了……”他没有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桌上的银票。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上演。对于那些态度强硬、坚持要讨个说法的家属,吕不韦和左小右则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动用各种关系,威逼利诱,软硬兼施。
有个叫赵勇的年轻人,父亲在事故中丧生。他四处奔走,联合其他家属想要成立维权小组。
吕不韦得知后,先是派人威胁他的工作单位,又暗中让债主上门逼债。
最后,当左小右带着丰厚的赔偿金和一张保证书找到赵勇时,这个倔强的年轻人终于妥协了。
“你们满意了?”赵勇红着眼睛接过钱,“我爸的命就值这些?”
“年轻人,别不知好歹。”左小右收起了平时的笑脸,“能拿到这些赔偿,是你运气好。再闹下去,什么都得不到。”
在赔偿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吕不韦和左小右开始谋划下一步棋。
“得找个替罪羊。”吕不韦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要找个有分量的,既能转移视线,又能让太白金星满意。”
左小右沉思片刻:“工程监理张大人如何?他平时就爱收些好处,这次工程质量问题,他肯定脱不了干系。”
吕不韦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让他来背这个锅。”他嘴角勾起一抹阴笑,“先散布些消息,说张大人收受回扣,导致偷工减料。再让人把证据‘不小心’透露给天理院。”
就这样,在赔偿工作进行的同时,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也悄然展开。关于张大人的传言迅速在天庭传开,民众的注意力渐渐从大桥质量本身转移到了这个倒霉的替罪羊身上。
当最后一户家属签字同意赔偿协议时,吕不韦和左小右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场危机暂时算是过去了。但他们也清楚,真相永远被埋在了坍塌的大桥之下,而那些被收买、被威胁的家属,将永远背负着沉默的代价。
不久,《天庭晚报》一则特别报道又吸引去了众神仙和民众的眼球:
喜鹊大桥事故处置显担当 吕不韦牵头高效安抚获赞誉
【本报记者 李仙娥 天庭讯】自喜鹊大桥坍塌事故发生以来,天庭上下高度重视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受太白金星委托,天星建筑工坊顾问吕不韦先生临危受命,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以“以人为本、速解民忧”为原则,高效推进赔偿与安抚事宜,其担当作为获天庭各界一致肯定。
事故发生后,吕不韦先生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先救急、再统筹”的工作思路。针对部分家属面临的特殊困难,工作组开启“绿色通道”——为家有重病患儿的王寡妇先行垫付二十两白银救治款,助其解燃眉之急;为待嫁女儿的李老汉加急办理赔偿手续,确保婚期顺遂。“吕大人真是雪中送炭,”王寡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眼眶泛红,“孩子的药没断,他爹也能瞑目了。”
面对部分家属因情绪激动而产生的不理解,吕不韦先生始终秉持耐心与同理心,带领团队逐户走访、释疑解惑。“我们理解家属的悲痛,更要以实际行动告慰逝者。”吕不韦在工作组会议上强调。据统计,短短十日,工作组已完成全部遇难家庭的首轮沟通,95%以上的家属签署了赔偿协议,创下天庭重大事故处置的效率新纪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庭的夜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庭的夜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