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的全称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
定位兼具艺术性和市场性,既是华语电影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连接中国电影市场与世界的桥梁。
其庞大的市场板块和论坛单元,使其成为国内电影人聚集、交流、发布项目的重要平台。
上影节,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戛纳。
这些,是上影节的官方介绍,或者说美好愿景。
实际上,上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爵奖几乎没什么含金量,电影交易市场也没什么水花……
这倒是也不能怪上影节,除了柏林、威尼斯和戛纳,其他十几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最高奖都没有什么含金量。
王硕凭借《我是你爸爸》拿过洛迦诺电影节的金豹奖,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别说知道王硕拿奖了,很多人连洛迦诺电影节在哪都不知道……
上影节,大概也是这个待遇,反正现在卖盗版光盘的,即便有电影拿了奖,他们也懒得往DVD封面上印。
至于电影交易市场,那就更不用说了,非常萧条。
因为上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只允许片商过来买中国电影的版权,不允许外国片商过来卖版权。
当然,想要卖也没人拦着,只是卖不出去罢了。
主要是没有资质。
进口电影的份额就别想了,好莱坞几大制片厂都要抢呢,一个小小的上影节,凭什么和人家竞争?
批片也不行。
这玩意也需要资质,反正目前来说只有中影和华影有牌照,上影节什么都没有。
大老外来参加上影节,只能评奖,顺便吃点小笼包和蟹黄面,时间长了,有影响力的电影怎么可能还会来参加?
所以现在上影节只能吸引一些想要扬名的导演,或者点对点邀请,就和中国导演去洛迦诺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开罗电影节镀金一个道理。
不过对于观众来说,上影节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在上影节期间,有世界展映单元和经典修复单元,能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电影。
真的,在大银幕上看电影和在电脑面前看,完全是两种体验……
另外就是宣传作用了,这两年不少电影会把首映式放在上影节,还有很多明星,也会过来打个酱油,欧洲三大的红毯现在还不太好蹭,上影节的就无所谓了,随便蹭。
再怎么说,上影节也是国际A类电影节,新闻写出来也好看一些……
陈立志的想法也差不多,就是把《画皮》的第一次正式发布会放在上影节,主办方也很高兴,毕竟吕文现在热度太高了,也许能给上影节注入一点新活力呢?
想多了,要是几个明星就能注入新活力,旺达的王老板也不会把东方好莱坞这艘航母开翻了……
不过这些和吕文都没什么关系,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宣传。
在飞往上海的航班上,陈立志向吕文和曾佳详细阐述了他为《画皮》量身定制的宣传策略。
让吕文惊讶的是,陈立志还真是个人才,他制定的宣传策略很细致,还有超前性。
当然,宣传核心肯定还是吕文。
几乎所有宣传物料的核心,都会围绕着吕文“戛纳新科影帝”“欧洲三大满贯第一人”的身份来进行。
这不是炫耀,而是建立绝对的品质信任和观众期待感。海报、预告片都将突出吕文的核心地位。
这个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吕文比较欣赏的是陈立志提出的多维度媒体矩阵宣传。
简单说,就是不再局限于传统娱乐媒体。陈立志准备和财经媒体合作,分析《画皮》作为重工业电影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成功的可能;再和时尚媒体合作,打造电影中角色的视觉美学;甚至还要和社科类媒体探讨《画皮》故事内核中的现代性隐喻……
这个……倒是挺新颖的,起码现在没有人会这么做。
除此之外,陈立志的宣传重点还准备放在社交营销上面,大范围利用刚刚兴起的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
比如发布《画皮》的“幕后制作特辑”,展示概念设计图、特效化妆、动作训练等过程,向观众科普“电影重工业”是什么,提升电影的高级感和观众的参与感。
陈立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要让所有人意识到,《画皮》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中国电影迈向重工业时代的一次郑重宣言。”
吕文听完,点了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陈立志的思路很对,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陈立志的路子来,专业的事,还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嘛。
“关键是执行要到位,细节要经得起推敲。尤其是重工业这个概念,不能只是喊口号,要落下来,让所有人都听得懂。另外一点,传统媒体和宣传阵地不能丢,你不用给我省钱,我们要打造一个标杆出来,中国也要有自己的电影重工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