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雪絮慢慢褪去,阴霾的天盖被光照撑开。
衙役将茶商会长老们购置的棉袄,分次派发到每人手上,连同棉被,盛着干净水的大桶,一并送到。
每日三次,准点施粥。
连着半月汤药的投喂,城外咳嗽不止、又吐又拉的症状,缓缓消散。
陈郎中此刻正坐着城门外,官府给他临时搭建的诊断台。台下人头攒动,衙役呵斥按序排队就诊。
一天下来,陈郎中累得眼色都迷离发直。幸好这些病患,身上的疫症都消失了。
城楼上,知府大人正陪着一身枣红直裰,灰墨色大氅的人说话,他态度卑微、谨慎。
那人一张方脸,显得十分硬朗,浓眉透着一股叛逆微微上扬,一双冰冷孤傲的丹凤眼,鼻头阔挺,两翼饱满兜财,唇厚色润镶嵌两条浓须,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
他慢慢开口,声音威严沉着:“他就是陈郎中?”
知府大人卑躬拱手道:“回皇上,正是此人。”
“看着倒确实有些本事,这些病患如何?”
“回皇上,病患身上已无疫症......”
原来这就是大盛太祖,连连的雪灾本就是家常便饭的事,这对于一国之主的他,再是淡然不过的去处理。
奈何,这瘟疫倒搅得他头晕脑胀。没办法,他一路西下,途径延州、宁州、丹州三地。
十日前他接到景王的飞鸽传书,才不顾一切,用最好的千里马,一路驿站急急开道,绕过恶劣的道路,足足花费五天左右,今日到达这卫城。
朝廷那些御医,在他眼中就是草包,这疫症的药物不但没有研发出来,居然疫情蔓延也没有控制住。
得知这陈郎中能控制疫情,他是一刻也呆不下,若不控制,大面的疫情爆发,既耗损国库,也伤大盛军队、百姓的元气,被那边境蛮子知道了,定会再次开战,那时就不堪设想了。
“嗯!景王现在何处?”
“回皇上,景王暂住梅府,以他侄子自称。”
“既然如此,他便不用出面。回知府衙门,带陈郎中来见朕。”
“是!”
知府让衙役下去,将陈郎中送上马车,带入知府衙门。将这些无疫症的灾民好生安置,便与太祖驾车一同回了府上。
衙役告知灾民,现在他们身上已无疫症状,再观察三日,若彻底健康,可以自由选择去留。若是愿意留在卫城,可在卫城外村庄自行建房落户,官府将帮助落户的灾民,提供活计生路。若是想种田农业的,可以在官府处登记,以每年最低价格收取租金。如若官府推荐的活计,不符合需求,可以自行进城询问。
如若是个人有返乡意愿,可先在此处暂住,待三地雪灾、疫情褪去,官府会提供相应的车辆、船只支持,分批遣送回乡。
衙役最后告知,卫城继续能人异士,若是有一技之长,可自寻到通判衙门报名。
这些灾民听闻后,纷纷露出喜悦之色。大部分人愿意回自己的家乡,只有一些无田地无房产的灾民,懒得奔波,愿意继续留在卫城落户。
知府书房内,炭盆里火炭烧得正旺。
太祖倚靠在乌木椅上,吃着沁香酥饼,时不时啜上一口双色凝香。
他想这口想了许久,这饼子还是知府,见他第一时间,吩咐衙役去清欢茶坊,让唐清欢赶着做的。说是有贵人到访,不得怠慢。
唐清欢当时估摸着是皇亲国戚的角色,不曾想是这大盛太祖。
太祖身材圆润,胃口极好,一盘十二个的饼子,吃得一干二净。知府见他吃得不尽兴,正想开口询问,衙役带着陈郎中入内。
陈郎中见堂上二人,首座上是一身枣红直裰便装的男子,身旁站着官府整洁的知府。他便知座上之人不一般,再看那人身材中胖,气息却十足,两双凤眼盘踞在脸上,让人感受到一股威慑人心的龙气。
他干净跪地,磕了三声响头,又拱手作揖道:“小的,陈郎中跪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祖见他如此眼里,豁然开朗的笑出声。
“陈郎中起身说话......”
陈郎中立身退了两步,低头不敢直视龙颜。静静等待皇上发话,身旁的知府动作与他一致。
待太祖啜完一口茶,才慢慢开口。
“陈郎中,真是大隐隐于市。如此医术,埋没于此,真是可惜。”
“承蒙皇上谬赞,实不敢当。小的医术如此,全是靠百姓一单单病症,累积所得。”
“看来,臣弟没有看错人。低调、谦虚。既然如此,朕就直说了。”
皇上缓缓起身,向前几步,瞧着陈郎中,气息沉足道:“卫城疫情已了,但令朕头痛的是,三地雪灾得以缓解,唯有疫情,难以消退。你可愿意,与朕同行,去往三地救灾?”
陈郎中低头,拱手回道:“百姓大事,国之根本。小的,愿意一同前往诊治疫情。”
“好!那就即刻出发,你要何药物,写于知府,赶着购置,将物资发往三地。我们先去丹州,沿途前往宁州、延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家小茶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唐家小茶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