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9月29日……星期二……晴
.
摘抄
疑说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在学习当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提出疑问,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疑点,并不断地解决疑点才能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这便是刘开上面两句话的主要内容。而解决疑点的方法便是问,则疑是问的重要前提。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志士论述了在作学问时,问的重要性,而我认为,疑比问更重要。
.
死并不可怕,“活着”才可怕!——YY语录
人总是悲哀的:没有信仰的人可怜,有信仰的人可笑。——YY语录
.
---------------------------------------------------------------------------------------------------
.
好像哪里都有检查日记的老师,而我们也从小练就出了各种应对策略:
策略一: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上交的按老师家长想看到的样子写一份,自己私人日记另写一份,就像现在的营销号和小号。
策略二:压根不写私人日记,上交的“公粮”在各种不出名的作文书上抄些类似日记的段子,或者就做一本名正言顺的摘抄本。
我是喜欢写日记的,可当爱好或习惯一旦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成了负担。日日两点一线,枯燥的学习,没有观察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生活,哪里有什么精彩可以记录?闭门造车、应付差事,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夹缝里,我终究锻炼出一种本事:尽量只写一般的事,写任何人都能看的事,对于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事,要么不写,要么用曲笔反着写,并按老师和爸妈思想端正、政治正确的标准“上价值”,就如同文字狱时期的文人,如同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党。于是,日记里抱着“谎话说一千遍就能成真”的信念,不断地自行洗脑,浮夸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欺骗”大行其道。对任何人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按他们所想,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就不会被否定、被打压、被鄙视。即使是父母,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是自己,都不能以“本我”相对。于是,心中最后一个发泄、喘息的窗口也被关上了。
那个被称为“我”的灵魂,终究不愿就那么默默消失,在套子里一遍遍饱受“自省”的折磨,在夹缝中纠结、挣扎,企图挣脱那些无形的枷锁,而又无数次被劝退、被打压、被“为你好”软禁。直到一些年后,我幸运地遇到一个声音,他告诉我:“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做真实的自己,我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Ps:因配眼镜未测瞳距,且制作质量不合格,不到一年的时间,度数增加了200度,而这些还是第二年到正规的机械验光配镜的店换眼镜时才知道。唉,无知真害人!不要迷信父母都是对的,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以往的经验不一定能成为现在行事的指导,当父母的也要有这个觉悟。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