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阳光透过国际会展中心的玻璃穹顶,在抛光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全国服装行业峰会的签到处前,沈星晚刚在背景板上签下名字,笔锋利落的“沈星晚”三个字落在“红星服装厂”字样上方,与周围密密麻麻的企业名称相比,格外醒目。她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定制西装,是用自家研发的可降解面料混纺制成,挺括却不失柔软,领口别着枚银色的缝纫机造型胸针——那是用她创业时第一台缝纫机的零件改制的,低调中透着岁月的沉淀。
“沈厂长,久仰大名!”一个洪亮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张董快步走上前,他穿着笔挺的藏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捏着份行业报告,“您的可降解面料真是给咱们中国服装长脸了,我在欧洲考察时,老外都在打听咱们的‘零碳衬衫’呢!”
沈星晚笑着与他握手,指尖触到对方温热的掌心:“张董过奖了,都是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听说您的衬衫品牌最近在东南亚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小打小闹罢了。”张董摆摆手,语气却难掩自豪,“比起您的国际化布局差远了。对了,这次峰会您准备提什么提案?我听说不少人想推举您当协会会长呢。”
沈星晚刚要回答,就见李总带着几分审视的目光走过来。他穿着一身昂贵的意大利西装,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闪着光,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沈厂长真是年轻有为,不过这协会会长可不是光靠名气就能当的,得能实实在在为行业做事才行。”他话里有话,目光扫过沈星晚胸前的缝纫机胸针,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沈星晚心里清楚,李总一直对她有意见。去年红星厂推出的再生面料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两家企业在华东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她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说:“李总说得是,协会会长确实要以行业利益为重。我这次准备的‘产业集群化’提案,就是想探讨如何整合资源,让大中小企业都能受益。”
李总挑了挑眉:“产业集群化?听着倒是好听,怕是最后好处都被大企业占了,我们小企业只能喝汤吧?”
“李总多虑了。”陆战锋不知何时站到了沈星晚身边,他穿着件军绿色的休闲夹克,里面的白衬衫领口系得整整齐齐,虽没穿西装,气场却丝毫不输。他自然地揽住沈星晚的腰,动作亲昵又带着保护意味,“星晚的提案里写得很清楚,集群化不是吞并,是共享资源——大企业出技术和渠道,小企业出特色工艺,统一质检标准,共享物流仓储,这样大家都能降低成本。”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提案副本,“这里有详细的方案,李总要是有兴趣,不妨看看。”
李总接过提案,翻了两页就皱起了眉头,显然没料到会如此具体。沈星晚趁机说:“比如咱们华东地区的刺绣工艺,各家有各家的绝活,但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如果能集群化发展,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销售,既能保留特色,又能提高效率,这不正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吗?”
周围渐渐围拢了不少企业家,听到两人的对话都纷纷点头。做童装的王总凑过来说:“沈厂长说得对!我们小企业最头疼的就是质检标准不统一,明明质量过关,就因为没有权威认证,进不了大商场。要是能统一标准,咱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还有物流成本,我们厂每个月光运费就占了利润的三成。”做针织品的刘总也叹了口气,“要是能共享仓储物流,至少能省一半成本。”
李总见大家都支持沈星晚的提案,脸色有些难看,丢下句“我回去再看看”就匆匆离开了。张董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对沈星晚说:“我就说你这提案能行,戳中了行业的痛点。这次会长选举,我投你一票!”
峰会正式开始后,沈星晚作为特邀嘉宾上台发言。聚光灯下,她站得笔直,深灰色的西装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胸前的缝纫机胸针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她没有念稿子,而是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从红星厂如何从家庭小作坊发展成国际化企业说起,真诚地分享对行业未来的思考。
“在座的很多前辈都知道,我刚建厂时,连像样的质检设备都没有,第一批棉袄因为针脚不合格,被退货了大半。”沈星晚的声音清晰而温暖,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统一的标准可依,有同行能帮衬一把,咱们的路会不会好走些?”她举起手中的可降解面料样品,“这三年,我们投入巨资研发环保面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帮助——王师傅的刺绣工艺、张董的渠道支持、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抱团发展,才能让中国服装真正走向世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企业家红了眼眶。他们大多和沈星晚一样,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深知其中的不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