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躺在李家客房那张过于柔软、却让她夜不能寐的大床上,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上精致的吊灯轮廓在黑暗中模糊不清。白日的喧嚣与表演已然褪去,夜晚的寂静将所有的疑虑和不安无限放大。
她开始像回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仔细回溯与李芮相识以来的每一个细节。
最初的“心动”,那些看似笨拙又热情的接近,现在想来,时机都恰到好处,精准地触动了她当时初来乍到、内心彷徨时可能需要的关怀。他那份“不顾一切”的疯狂,成功地在她和陈树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引发了他们的内部矛盾和精力分散。
然后是那次与李东阳的“冲突”。乔伊猛地坐起身!
是了,那次李芮因为追求她的事情和李东阳在办公室里发生激烈争吵,声音大到几乎整层楼都能听见,最终李芮摔门而出,眼眶发红……这一幕“父子反目”的戏码,当时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和陈树。他们都以为李东阳是反对的,李芮是叛逆而执着的。
现在想来,那场争吵的内容何其空泛!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反对理由,全是情绪化的宣泄,更像是一场精心排练过的双簧!目的就是让她和陈树相信,李芮是“孤立无援”、“为爱对抗全世界”的,从而降低他们的戒心,甚至可能潜意识里激起她的同情。
还有李东阳后来的“妥协”。他那么一个位高权重、习惯掌控一切的学者,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被儿子的“绝食”威胁吓倒?这根本不符合他那种人的行为逻辑。他的妥协,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的一部分!是为了顺理成章地提出那个以设备为筹码的交易,引诱她上钩!
领证。婚礼。
每一个步骤,都踩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利用了她的迫切需求(设备)和心理弱点(对高考的顾虑、对局面失控的担忧),逼得她不得不一步步走下去,还自以为是在“向虎山行”、是在为了大局牺牲。
“情绪化……”乔伊低声自语,黑暗中她的眼睛越来越亮,也越来越冷,“全都是伪装。”
李芮根本不是什么恋爱脑的疯狂少年。他那看似冲动、不计后果的表象下,隐藏着极其冷静甚至冷酷的算计。他所有的“情绪”,无论是爱慕、愤怒、绝望还是喜悦,都是武器,是用来操纵她、操纵周围人反应的精准工具。
而李东阳,也绝非只是一个溺爱儿子到失去原则的父亲。他是这个计划的另一个核心主导者。他们父子之间,根本不存在外界所以为的紧张关系!那全是演给外人看的戏码!是为了给后续一系列不合常理的操作铺垫一个“合理”的解释——看,都是因为那个叛逆的儿子以死相逼,爱子心切的父亲才不得不做出这些荒唐事。
那么,李芮的母亲呢?那个存在感似乎一直不高的、温婉的大学教授?
乔伊的心猛地一沉。她回忆起婚礼上,李芮的母亲,那位总是带着温和微笑的女士,她的眼神。当时觉得是欣慰和喜悦,现在回想起来,那笑容的弧度似乎过于标准,眼神深处是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仿佛在观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演出。她配合着丈夫和儿子,扮演着慈母的角色,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但也……没有丝毫真正的情感投入。
他们是一家三口!乔伊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李芮的疯狂,李东阳的“无奈”,母亲的“慈爱”……这三个角色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足以欺骗所有人的家庭伦理剧。而这部剧的唯一观众和棋子,就是她——乔伊。
他们三人是一个紧密的、目标一致的共同体。这个阴谋,可能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全貌。
那场奢华盛大的婚礼……乔伊之前以为是为了公告天下,坐实关系。但现在看来,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作用:掩盖。
用极致的喧闹和繁华,掩盖某个真正关键、但却不能引人注目的目的?
这个目的,必须发生在婚礼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有特定的人物(她和李芮正式结为夫妻的仪式)见证下才能完成?
乔伊的思绪飞速旋转。婚礼上,除了敬酒这些常规流程,还有什么?
宾客的祝福?媒体的报道?(确实有本地教育媒体的记者来拍照)法律的确认?(证件早已领了)民俗的仪式?(他们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但并不虔诚)
似乎都没有特别之处。
等等……能量?信息?观测?
还是说,这场婚礼是为了欺骗系统?
欺骗哪个系统?时空的系统?未来的系统?或者说……欺骗她自身存在的某种“定义”?
如果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把她留在过去,而是……想要通过她,对未来的某个节点、某个事件、甚至某个人(比如未来的她自己?)施加影响呢?
一场发生在过去的、被广泛承认的婚姻,是否会在时空的因果链上,形成一个无法忽视的“锚点”?这个锚点,是否会像病毒一样,随着她返回未来而植入时间线,从而改变某些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回高考当状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高考当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