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贵女们陆续做好了香起身,孙夫人携着两位夫人缓步走来。
左边穿宝蓝色褙子的夫人是擅长品香调香的徐夫人,右边穿天青色褙子的是季夫人。
“孙姐姐,今日这香会办得热闹,比去年多了几分新意。”徐夫人笑着道。
“不过是让姑娘们图个乐子,哪比得上您家里的珍藏。”孙夫人笑着引她们走到谢玉苏案前。
银炉中燃着的沉香混着茉莉,香气醇厚中带着清甜,确实是上好的调法。徐夫人拿起香匙舀了一点香粉,放在鼻尖轻嗅:“玉苏这孩子,调香越发沉稳了,沉香的燥气被茉莉压得正好,是个好法子。”
谢玉苏起身行礼,笑容舒展自信。
季夫人则走到穿粉色罗裙贵女的案前,笑着道:“这龙脑加得稍微多了一些,香味浓郁,却失了雅致。”
又点评了几个贵女做的香,三位夫人走到了姜瑶的香案边。
银炉上,刚做好的香丸正在文火中慢慢舒展,初闻时是紫苏的清冽,像山涧里的泉水漫过青石;再闻是合欢的柔婉,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像春日里少女衣袖拂过花丛;末了,桂花的暖香缓缓渗出,把所有的清寒都烘得温润起来。
“这香……”孙夫人顿住脚步,眼中闪过惊喜,“用的是什么香材?竟有这般层次。”
姜瑶起身答道:“回夫人,只用了紫苏、合欢和桂花,加了一滴自家酿的桃花露。”
“没有用沉檀龙脑?”徐夫人走过来,深吸一口气,闭目品味片刻,又亲自舀了香粉细看,“这比例拿捏得太妙了!还真是难得。”
季夫人也点头附和:“这香带着股子无拘无束的鲜活,闻起来清爽宜人。”
“姜姑娘这调香的手艺,是谁教的?”徐夫人目光里满是欣赏。
“是我阿娘。”姜瑶垂眸道:“我阿娘常说调香不用求贵,只求顺心。”
“说得好!”徐夫人抚掌笑道,“你阿娘定是位通透人,只不知姑娘阿娘是哪家的夫人?”
姜瑶还没有说话,孙夫人便笑着道:“这是礼部姜大人庶出的二姑娘,徐夫人只知道姜二姑娘调香调的好,却不知道姜大姑娘更是出色,万花会上的牡丹园,便是姜大姑娘亲手布置。”
徐夫人一听,眼里的热切便慢慢散了,“这姜大人还真是有福气,女儿一个赛一个的好。”
三位夫人说着话离开了,剩下姜瑶站在那里一肚子气却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得讪讪坐了回去等着孙夫人宣布获得第一名的姑娘。
姜瑶有种预感,她今日与这第一名是失之交臂了。果然,孙夫人宣布谢玉书调的香更胜一筹,赢得了彩头。
姜瑶眼神暗了暗,刚想要起身去外面走走透透气,一双白皙纤细的手伸过来拉住她的手腕,“姜二姑娘,你调的香是真的好,我闻着比谢姑娘调的香还要好些。”
拉住她的是一个紫衣少女,容长脸,柳叶眉,高挺的鼻梁上散着四五粒雀斑,看着就可亲。
姜瑶心里一暖,笑着道:“这位姐姐怎么称呼?”
“我父亲是庆宁侯,我是庆宁侯府的二姑娘。”紫衣少女道。
“原来是罗二姑娘,”姜瑶笑着道:“恕我眼拙。”
罗静婉笑着道:“姑娘不常出来,认不出我也不奇怪,况且我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非要人一见面就认出来。”
姜瑶被罗静婉的风趣逗笑了起来,这一笑,两人之间便亲近了些。
罗静婉又道:“这里坐着也是干坐着,孙家的园子不错,刚才我去水榭那边看到许多锦鲤。不如我们去那边吹吹风,说说话,倒比在这里闷坐着有趣些。”
来参加聚会却融不进贵女的圈子本就有些尴尬,眼下有人主动搭讪,而且还是门第很高的庆宁侯家的二姑娘,姜瑶自然巴不得。
她笑着随罗静婉起身,一起往后面的水榭走去。
水榭边已经围坐着好几名贵女,见罗静婉和姜瑶过来,便笑着打招呼让一起过去坐。
虽然姜瑶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雅集,但刚才的香会上,大家已经见识了她的本事,此时她又是跟着罗二姑娘一起过来,对她自然便多了几分亲近。
大家喂了一阵锦鲤,便坐在水榭中吃零嘴说闲话,“姜二姑娘,姜大姑娘园子布置得极好,不知你会不会布置园子?”
姜瑶笑着道:“姐姐外祖擅长治园,她恐怕也是得益于从小培养,才有现在的成就。我没有学过,怎么会治园子那一套。”
“姜二姑娘不要太谦虚。你从小跟姜大姑娘一起长大,怎么也能学个一二。”
“是啊,姜二姑娘给我们讲讲治园子都要注意些什么?别的不说,等我们回去后好歹学着布置布置自己的园子,也让人赏心悦目一些。”
众人七嘴八舌,围着姜瑶,不是说调香的事,反而问起治园来。
毕竟姜梨一个姑娘家,治的园子居然得到太后和皇上的赞赏,对于这些养在深闺的姑娘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恰春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恰春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