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这家人(四十)
晚餐结束后,大家纷纷走出餐厅,李丽让赵聪开车先送孟部长,等回来再送夏姐和姐夫。孟部长说,我家离这不远,散散步、消消食就到家了,不需要送。李丽看到夏颖和姐夫在一旁说话,就和赵聪一道走了过去。夏颖跟李丽说,你不要管我们了,你们开车回去吧,注意安全,到家给我信息。李丽说好的,便与夏姐及姐夫分别打了招呼,转身与赵聪一起回到了饭店大厅,来到吧台结账,收银员说,黄山厅餐费已结,李丽突然明白了,便与赵聪一起出了饭店,向停车场走去。李丽说,我来开车吧,你晚上喝了不少酒,赵聪说,没有事的,我开慢点。李丽说,那好吧,时间还早,慢慢开。上车后,李丽按下车窗玻璃,深秋的夜晚,带着一丝凉意和静谧,却又在灯光的点缀下显得格外温暖而迷人。深秋的风裹挟着几片枯黄的落叶,轻轻掠过街道。城市的灯火早已亮起,像是被点燃的星辰,洒落在高楼与街巷之间。远处的天际线被染成深蓝色,与橙黄色的灯光交织,勾勒出一幅冷暖交融的画面。
街道上,行人裹紧了外套,匆匆走过,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又迅速消散。夜晚的车流如织,车灯划出一道道流动的光轨,像是城市的脉搏,在夜色中跳动。路边的梧桐树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繁茂,枝干在灯光下投射出点点斑驳的影子,偶尔有几片叶子随风飘落,轻轻落在人行道上。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城市的灯火,仿佛一面面巨大的镜子,将夜晚的繁华尽收眼底。霓虹灯招牌闪烁着,红的、蓝的、绿的,交织成一片斑斓的色彩。李丽看着,欣赏着这美妙的夜景,不免感叹起来,随即吟诗一首:
灯火如星落凡尘, 高楼林立接天云。
车流似水穿街过, 夜色阑珊梦未分。
霓虹闪烁映窗扉, 秋风轻拂叶低回。
行人匆匆归家路, 一盏温暖待君归。
赵聪听后,赞声不断,便与李丽一起分享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赵聪说,你描绘了城市夜晚的繁华与温暖,既有灯火的璀璨,也有秋风的萧瑟,同时融入了人们对家的向往。李丽说,班长就是班长,分析的透彻,还是你懂我。
到家后,李丽给夏颖姐去了信息,报个平安。并给赵聪说,都冲个澡吧,然后,我有话给你讲。赵聪说好的,说着进了卧室,拿好换洗衣服就进了洗浴间。李丽洗的很快,早早洗好了,来到了客厅,坐下来开始烧开水泡茶。这时,李丽在想,帮赵聪拿行李时没有看到他带公文包,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怕是没有考虑那么多,尤其是男孩子。李丽进了储物间,找了一个男士的公文包,又找了一个富光茶杯,拿了一盒茶叶和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一并装进了公文包里,放到了沙发上。李丽心想,等下个星期休息时,有时间再陪他到商场转转,给他置办两套休闲装和鞋子,也要告诉赵聪,不能穿的太随意,毕竟是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人的仪表还是要讲究的,尤其是年轻人。我们国人的审美观点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后敬魂。李丽看水已烧开,就开始泡茶,这时,赵聪也洗好出来了。李丽说,用干毛巾把头上的水擦擦,小心感冒,赵聪嗯了一声,又转身进了洗手间!李丽把茶水倒好,放到茶几上,等着赵聪,自己端起茶杯先喝了一口。赵聪走过来,坐到沙发上,开始喝茶。李丽认真地给赵聪说,今晚,想和你分享一下个人的人生经验。赵聪说,我一定洗耳恭听。李丽说,给你准备了一个公文包,不知道你可喜欢,明天上班带着。李丽继续说,今天,我所处的圈子你也看到了,自己知道了就行,不要向任何人说起,更不能炫耀,相信将来孟部长会照顾你的,他不是看我的面子,而是要给夏姐姐面子。我们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能够接触到高层领导及子女,且关系处的还不错,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经常回顾自己,靠的是什么呢,我总结出两点:自己的品质与学识。当然,还有待人的真诚和善良。曾记得,我当时安置的时候,市安置办的工作人员,非常霸道、且屡屡刁难,最后,惊动了夏省长,当时是常务副省长,他叫秘书,直接将电话打给了市委书记,不到两个小时,安置介绍信就送到了孟社长办公桌上,那时,孟部长还是我们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按照当时进省报社的条件,主要有两条,第一,我的中篇小说要在省一级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你知道发表几万字的小说有多难吗,我一个文化新人,尽管我的作品自己感觉还不错,也曾发表过一些散文、诗歌和小小说等,但影响力极小。一个人的才学,必须要有人赏识,社会认可才行,那就需要更高的平台,需要权威发布。世上千里马常有,可伯乐不常在啊。是夏颖姐姐拿着我的作品,带着我去见的《清明》杂志主编,力推我的小说,她还帮我请了当红作家为我作序,就这样,我的中篇小说在《清明》杂志采取连载的形式发表了,当时,在省内外影响很大,那时你还在北大读书。赵聪说,我听水红同学说过,也寄了两期《清明》杂志给我。李丽继续说,夏颖姐姐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导师和贵人,用我母亲的话说,夏颖是我的恩人。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天赋外,还要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一飞冲天,这可诠释易经的乾卦,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少一不可。第二,要求我必须在退伍军人分配前,拿到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在自学考试期间,夏颖姐一直都在鼓励我,给我打气,并将她的自学考试笔记和考试的重点与要点,在课本上进行了一一标注,让我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少走了许多弯路,每一科都能以高分成绩,顺利通过。你也知道,想进省报社有多难,有很多本科生乃至硕士研究生,想进省报社工作,都要到处托人,找关系,可我一个退伍士兵却进来了,三个月后,直接提拔为副刊总编助理,这在省报社历史上很少有的。自己回忆那段历史时,我靠的是什么呢?是人际关系,肯定是有的,那也只能把你领进门,后面的路怎么走,还的靠你自己。我们这个行业,没有点真本事,还真的不行,与行政上有很大的区别,不是谁戴上帽子都行的。半年后,我写的中篇小说《一个退伍士兵的经历》,又在《清明》杂志发表了,这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我自己的事业前途,更不用说了。两年后,夏颖姐姐被提拔为副社长,我也就跟着提拔为副刊编辑了,即属于省报社中层领导,也算是处级干部了,再后来,孟社长提拔到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夏颖姐就升为社长兼总编辑,我也就被提拔为副总编辑了,也就是现在的职务,属于报社领导班子成员。我每前进一步,都非常的不容易,竞争十分激烈,仅仅靠关系,没有好的作品问世,肯定是不行的。夏颖姐常给我说,我们从事文化工作者,不分年龄大小,资历深浅,最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让作品说话,那才是我们的底气。赵聪说,夏姐姐看的透彻,准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