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秋天,某日,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早饭时母亲得知有位堂哥要去赶集,就叫他带上我,要我带上几斤生产队分的碎烟叶去卖。要赶的是孙庙集,在我们家正西方,有六、七里路。一路上,走着想着,只要看到背书包的同龄孩子上学,不由的投去羡慕的目光,心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上学读书啊。很快来到了集镇上,把摊子排好后,烟叶很快就要卖完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长者带着一副镶有金边的眼镜,蹲在我旁边,小声地问我烟叶怎么卖,我说六角五一斤,老者说给我来八两吧,我也不好多问,为什么要买八两呢,而不是一斤,我急忙称好烟叶,用报纸包好后交给老者,他问我小朋友多少钱啊?我随口答到五角二分,长者点了点头,对我非常友善,又问我今年几岁啦,我说九岁,可上学啊,我摇了摇头,便低下头,好似怕羞是的,不敢再看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他付钱后笑笑离去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很有感触。后来知道他是一名人民教师,且是数学老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他的家就在我们生产大队部旁边的一个自然村里,离PG小学很近,为了照顾家庭,向教育部门申请调了回来。
1970年的春天,三老爷过世了,我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单独放不了猪,为了帮家里多挣点工分,我天天就跟随着大人下地干活,每天还是二分半。今天的农活是插秧苗,我跟在大人后面负责运秧把子,当看到社员们在水田里插秧的景象时,突然想起玩伴玲玲和梅梅教我的一首唐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在下地干农活的一年时间里,有一次和大人下地插山芋苗,遇到了一位户下孙子辈的高三学生可馨,那天下着朦朦细雨,微风徐徐,气温适宜,是插山芋苗的最佳时机,我们一边走一边闲聊着,他说生产队很多人都说你很聪明,今天我出两道数学题给你做,问我如何,我说好啊,做不出来,你可要告诉我。我从小就喜欢和有文化的人在一起聊天,听他们讲故事,何况他是个高中生。他说第一题:三个五一个一,加减乘除任你用,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得数24;第二题:三个四一个一,加减乘除任你用,每个数只能用一次,得数15。
我做数学题喜欢从结果向前推算,找形成结果的联系和原因,用现在的话说叫逆向思维。那么多少数乘5得24,那肯定是4.8,那如何才能得4.8呢,5减0.2得4.8。这样一想就简单了,5除1得0.2,5减0.2得4.8、5乘4.8得24。我不敢说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才能,但我也仅仅用了三十几秒的时间,就给出答案。第二道题,同理解答。最后,可馨告诉我,这两道题是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入学的测试题,基本上没有人能做出来。随后,可馨就找到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力荐我读书,坚持要我尽快上学,不要为了每天的二分半,耽误了我的未来前途,不然就太可惜了。在这之前,也经常有叔叔、大爷,婶婶们劝我母亲,说我该读书了,这么聪明的孩子。可我也非常地想读书。 就在我13岁那年的春天,正式报名上学了,高兴的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因我年龄太大,不能从一年级读起,经过与校领导商量,由语文、数学两位老师对我进行综合测试,只有汉语拼音我读音不准,因为我是先认识汉字后,再靠一本《新华字典》学拼音的,因此在声调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在组词、造句、阅读理解、诗词背诵等方面都达到了二年级的水平,尤其是数学,计算和理解能力更好,老师所出的十道测试题,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全部答对。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共同商量,所以才同意我直接从三年级读起。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一、二年级的学生档案,由学校负责建立完善。
第一天上学,既高兴又兴奋。上学读书是我新的起点,也是我渴望多年的愿望,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辜负美好年华和多年的期盼。当我走进教室放下书包后,上课铃声响,同学们看到老师走进了教室,只听到班长大声说,起立!同学们异口同声说老师好,我突然发现,给我们上课的这位数学老师,原来是几年前买过我烟叶的那位长者,且对我特别关注,致使我印象深刻。而这位老师却调到了我们PG小学,竟然当了我的数学老师,还是我的班主任,我心里暗暗一阵狂喜,莫名的开心。他叫王伦,四十多岁,中等个子,带着一副眼镜,身着深蓝色半新中山装,十分精神,说起话来既严肃又认真,真的像个老师。这时,老师一边说,同学们好,一边申出右手,做了个向下压了压的动作,示意同学坐下。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看是否都到齐了。当他发现我时,那慈祥而睿智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停了停,好像在寻找什么,也许对我有点印象。后来接触多了,他知道了几年前卖烟叶的我。他对我要求特别严格,经常出些课本以外的数学题叫我做,还借给我很多他的藏书,要我多读些课外书籍,不懂的可以随时问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教会我飞归留法,(算盘的一种算法),主要是计算田亩的,学会后计算土地田亩面积,非常的方便快捷。我非常地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就像饥饿的人见到食物一样,拼命地去汲取营养。常常像似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是书籍让我打开了认识人生、社会的一扇窗户,读书给我增加了无穷的乐趣。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我每每从老师的眼神中,始终感到他对我,有更多更大的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