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州的阳光,带着一股烧烤和自由的混合气息,与铃鹿赛道那种极致自律的氛围截然不同。林逸风穿着宽松的T恤,戴着棒球帽,在围场里和他的技师勾肩搭背,讲着从网上看来的烂笑话,惹得意大利人们发出夸张的哄笑。
“Ethan,你看上去就像是要去参加音乐节,而不是来比赛的。”首席策略师赵思宁抱着平板电脑从他身边走过,镜片后的目光扫了他一眼。
“嘿,Nina!入乡随俗嘛!”林逸风从旁边的餐车顺手拿了个甜甜圈,咬了一大口,“这叫放松,为了更好地紧张!”
没人把他的话当真,因为一旦坐进模拟器,那个“围场音爆小子”就会瞬间消失。美洲赛道(COTA)是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高低落差剧烈,组合弯道刁钻。林逸风闭上眼,整个赛道的每一个坡度、每一个弯心、每一块路肩都在他的“赛道记忆宫殿”中被反复拆解、重组。他不需要亲身驾驶,就能感受到虚拟轮胎碾过每一个厘米时传来的细微震动。
另一边的车库里,夏尔·勒克莱尔的眼睛亮得惊人。他拿着一张赛道图,冲到林逸风面前,手指在上面飞快地划着。
“Ethan,你看第一弯,这个上坡盲弯,如果我们在进弯前稍微延迟一点点刹车,利用坡顶的下压力瞬间,可以比常规线路快至少零点一秒!”
林逸风看着勒克莱尔脸上那种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强烈的求胜欲望,那股劲头他再熟悉不过。他笑着拍了拍勒克莱尔的肩膀,心中竟有一丝老父亲般的欣慰。这小子,真的长大了。
排位赛Q3的最后一个飞驰圈,空气仿佛凝固。SF71H在林逸风手下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每一个弯角。计时器上的数字一片绿色,眼看又一个杆位唾手可得。
进入倒数第三个弯,一个高速右弯。或许是德州的阳光太过热情,或许是之前一个弯角压路肩时带起的灰尘,在他全力刹车的瞬间,左前轮传来一声短暂而尖锐的嘶鸣。
轮胎锁死了。
仅仅零点几秒的滑动,车头微微向外一推。就是这微乎其微的失误,像一滴滴入清水的墨,瞬间污染了完美的圈速。
冲过终点线,无线电里一片安静。林逸风看着方向盘屏幕上的最终成绩——P4。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戴着手套的右手,指关节在方向盘中心的跃马队徽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动作不大,却像三记闷锤,砸在了他自己心上。
勒克莱尔拿下了第二,仅次于维斯塔潘。法拉利的维修间里,一半是为勒克莱尔的欢呼,一半是为林逸风的沉默。
正赛日。五盏红灯依次亮起,又在瞬间同时熄灭。
勒克莱尔的发车如同教科书般完美,在第一个弯前就死死咬住维斯塔潘,并利用内线优势,在混乱中抢到了第一的位置!
而林逸风的处境则截然不同。他被夹在汉密尔顿和博塔斯的两台梅赛德斯赛车中间,银色的车身像两片巨大的铁钳,封死了他所有的前进路线。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驾驶赛车,而是在钢铁丛林里跳着一支刀尖上的舞蹈。每一次细微的方向盘调整,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碰撞。
他眼神冰冷,心率平稳得如同进入了休眠模式。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前后左右每一台赛车的速度、轨迹和可能的动向。那个冷静的“计算器”人格,已经完全接管了这具身体。
比赛进入中段,赛道上的主角是夏尔·勒克莱尔。
摩纳哥人用一场惊艳绝伦的表演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面对身后维斯塔潘的疯狂追击和汉密尔顿的虎视眈眈,他的防守滴水不漏,线路选择堪称完美。维修站出站后,他与一台慢车缠斗,仅仅用了一个弯角,就以一个匪夷所思的外线超车干净利落地解决战斗,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断与凶悍。
整个法拉利P房都为他屏住了呼吸。
“Ethan,我们考虑执行B计划,提前一个窗口进站,尝试undercut博塔斯。你觉得呢?”比赛工程师罗伯托·奇亚帕的声音在无线电里响起。
林逸风的视线越过前方的银色赛车,看着更远处那个正在激烈缠斗的红色身影。B计划,意味着他有机会超越汉密尔顿。但这也会让车队的策略重心发生倾斜,打乱勒克莱尔的节奏。
短暂的思考,几乎没有耗费超过一秒钟。
“Negative(否定)。”林逸风的回答清晰而决绝,“优先确保夏尔的领先,我能处理好自己的位置。”
奇亚帕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逸风的意图。他这是在用自己的比赛,为队友的第一个分站冠军,提供一张无形的战术安全网。只要他在汉密尔顿身后,就能给梅赛德斯的策略组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敢轻易对勒克莱尔动手。
“Copy that, Ethan. Understood.”
比赛后半段,汉密尔顿用尽了所有办法,DRS,晚刹车,尝试不同的线路,但前方的维斯塔潘就像一堵移动的墙,他始终无法逾越。当他最终冲过终点线时,只能看着勒克莱尔和维斯塔潘的赛车扬长而去。他摘下手套,用力在方向盘上拍了一下,动作里全是压抑不住的沮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